“放心,我攒了不少钱。”
这话苏婷说得半点不虚,等三火系列第二个故事连载完,出版上市,尾款打过来,她的存款也会买过万元大关。
七十年代的万元户,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放到几十年后,哪怕她不敢说自己是亿万富豪,身家百万总是有的。
更何况她都想好了,等改开的政策一下来,她就去看房子,市里房子贵,洋楼她估计买不起,但偏一点的独门独户,应该能拿下一套。完了再去沪东农村看看,要是有,也入手两套,一套给自己留着,一套买给贺焱。
贺焱年纪小,暂时可能过不了户,所以房子估计得落在她名下,等他成年再转给他。反正这时候没有限购政策,她名下有几套房都没关系。
见她心里有数,苏母没再多少,母女俩聊了几句闲话,苏婷就回去了。
关上房门躺回床上,苏母拆开红包,里面全是大团结,一数足有八张。再问丈夫,里面也是八张大团结,两人的红包加起来就是一百六。
苏母拿着钱,叹气道“看来给婷婷和东川的红包还是包少了。”
苏父也这么觉得,问“要不明天再给她个红包”
苏母心思微动,但想想又摇头“算了吧,给来给去,太生分。”
以前苏婷离得远,又隔三差五往家里寄东西,所以苏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过年她带着丈夫孩子回来,苏母才发现这三年里,闺女和家之间离得远,关系也不如往日亲近。
理智上,苏母知道这跟闺女有了丈夫和孩子有关,人心很窄,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大家庭就不太顾得上了,老话说有了媳妇忘了娘,就是这么个理。
但苏母仍忍不住难受,有时候想想,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个女儿,说话重了怕把她推更远,轻了又怕显得太疏离。
这个年,苏母是过得既高兴,又没有那么高兴。
苏父知道妻子的意思,安慰说道“孩子长大了都是这样的,不说婷婷,国安国平在我们身边,不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吗何况婷婷还孝顺,你想想隔壁大队的徐老三,好不容易把儿子供出去,进了国营厂,成了城里人,结果就因为媳妇看不上公婆,别说往家里寄东西,过年那是连个问候都没有。”
闺女的变化,苏父当然察觉到了,但他觉得这是大多数家庭常见的问题,孩子长大有自己的小家后,生活重心就会有所转移。
只是两个儿子一直在他们身边,而且他们还没有分家,所以变化很细微。而闺女结婚后就随军出去了,中间隔了三年光阴,改变就很大了,他媳妇觉得不适应,很正常。
但他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当父母的,把孩子抓得太紧未必是好事,倒不如敞开胸怀撒开手,让孩子去飞。
不怕孩子飞得高,就怕孩子没良心。
显然,他们闺女不是没良心的孩子。
想起徐老三的儿子,苏母撇撇嘴“咱闺女当然是好的。”
老两口聊天时,隔壁苏国安夫妻也在说私房话,主要是李红在说,一时问苏婷找苏父苏母是要说什么,一时怀疑苏国平的红包比他们大。
苏国安很无奈“妹妹难得回来一次,过年想跟爸妈多说几句话也正常,至于二弟的红包,你又没拆开数过,怎么确定比我们的大”
关于苏婷找苏父苏母说话这事,李红觉得丈夫说的还算在理,就没多说,至于苏国平的红包,她嘀咕道“反正我觉得爸妈给他包的红包,比给咱们的都厚。”
“就几张钱你也能看出来厚度”苏国安失笑。
李红很不满意丈夫的态度,撇嘴说“你不信算了。”打定主意明天找妯娌试探一下,要是苏国平的红包真比他们的大,她肯定要闹。
苏国平正跟妻子交代这件事“如果明天大嫂问起来,你记得说爸妈只给我包了五块钱。”
“为什么”何金兰不解问,她以为公婆包红包时特意区分了,儿子十块钱,儿媳五块钱。
但苏国平了解他爸妈,说道“如果我没猜错,大哥的红包应该也是五块。”
何金兰瞪大眼睛“那你的红包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