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头想着,刚要抬头恭喜太子,便见太子用深沉的眼神盯着她,眼神如狼,那一刻,元夕差点以为自己性命堪忧。
元夕指甲刺入掌心,勉强露出笑容“奴婢恭喜太子殿下,找到无上功德。”
太子缓缓收回目光,轻讽“多亏了你画的图,本来他们只用了几天就找到了,却因为图画实在难以辨别,硬是多花了半月。”话语中竟有几分咬牙切齿。
他看着面前少女微微低头,似有羞恼之意,她似乎为自己争辩“奴婢不善画,但能找到也是功德一件。”
“此物该怎么种”
胤礽手下人自然也问过福建周围山地的老农,听了才反而心惊。
老农只是随便种种,竟也亩产将近千斤。可地方官竟不重视,无人上报。这时他才突然想到前世汗阿玛也曾下令在直隶、江苏、山东等地种植,只是那时好像所有人都不当回事,连他也没注意此等粮种。
宝贝过了手反而还不重视。
他突然涌生出一股惭愧,那时他和兄弟争得乌眼鸡似的,玩弄权势于股掌,怎么就没人想过百姓半分
红薯在南方轻易就能找到,他们怎么就没想过这是百姓的福报,大清的功绩呢
除了他们,就连皇父也在玩弄权术,想着制衡
想到此处,胤礽捏紧了手指骨节。
元夕曾看过一篇文章,现代的信息交流太过便利,有时不用她专门搜索便能吸取知识。乾隆年间的京城,因为物以稀为贵,富人争相吃红薯,由此可见,在这之前,皇室应该是忽视了红薯。
这就是这样貌不惊人的红薯,在现代亩产可达四千斤,在荒年,不知救下了多少人的性命。
只是,怎么种这确实问倒元夕了,她压根儿就没下过地,怎么会知道红薯怎么种,只能按照记忆里的一点浅薄知识来说“具体我也不记得了,奴婢也没种过地。只知道种过红薯的土地隔一两年就要换种其他作物,来让土地得到休息;红薯放久了会长小芽,挖下一块带芽儿的茎块便可作为粮种红薯不可多吃,吃多了烧心,却能做成红薯粉烹饪其他吃食,倒不用担心烧心”
她尽量将自己记得的都说出来,免得哪一步出了问题,造成红薯明珠蒙尘。这样的东西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是不太重要的,可对于贫苦百姓却是至关重要的。
元夕也不知道自己哪里说的不好,太子的神色那么难看,他挥手让元夕退下“你下去吧,让何玉柱给你找赏。”
她犹疑不定地看着太子,还是行礼退下了。
心里小声嘀咕,找到了亩产千斤的粮种怎么还生气了呢
罢了,与她无关,好歹她也是尽力推动了历史进程,旁的也不是她能干涉的。只是,既然红薯找到了,她也算是不白进言这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