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三福晋脸色不好,婆婆荣妃便说话打马虎眼,话题从女眷子嗣又转去了年节。只有说到这种话题时,德妃才会搭两句话,她身侧后方端坐的四福晋也只是默默听着。
四福晋今年也才十七岁,花一般的年纪,可她成婚早,如今看着经历多了内宅之事,穿着暗色的旗装,仿佛已有二十余岁。在现代,二十余岁自然也是青春靓丽,在这时代,却不再是青春的代名词。
元夕近距离见证着你一句我一句的精彩景象,心里有些后怕。若是她处在这风口浪尖,恐怕是没了脑子的,她凭什么进这样的地界啊,还真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日后果然是少进宫为妙,幸好她不是什么牌面上的人物。她若是太子妃,说不定觉得太子地位稳当后,她就会面露得色,然后被人看出来
她坐在软垫绣墩上,为了规矩,屁股只挨着一小半,坐的久了也觉得腰酸背痛。幸好,别的不行,在学规矩的期间,她忍耐的功夫日益成长,腰酸也能忍着。
女眷们大抵说了半个时辰,你一言我一语的,还是太后累了,让众人回去了。
旁的福晋自会跟着婆母回宫,再说些家常话;太子妃没有正经婆母,便直接带人乘坐轿辇回府。元夕在车上晃悠了一路,虽然京城官道铺的也是平滑的石板路,可到底比不上水泥路,再加上马车减震效果不佳,木轱辘的轮子也比不上橡胶车轮
下了马车的元夕面露菜色,施了脂粉也看着眼神恍惚。
太子妃看了眼元夕,说了句“回去好生歇息吧,年节还有一遭呢。日后,你倒是不用多挨马车的苦头。”毕竟她只是侧福晋,若无宣召,除了重大节日,她都再不用进宫。
她这样的人,自然还是能少些麻烦更好。故而对着太子妃感念一笑。
至少今日太子妃不曾把火往她身上带,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她不太清楚太子妃重生后有何执念,但要是能善待侧室,她还是能好过许多。
女子写完一幅字,看着自己端正的字体,颇有些自得。
穿越之前,她很羡慕那些书法好的人,虽然她也并不想练字,但对于毛笔字的尊敬之情确实扎根在骨子里的。如今竟写得一手端正的好字,若是带着这技能回去,岂不会让父母瞪大眼睛,日后拍视频恐也能亮粉丝一眼。
想着,又觉得没劲儿了,便摆摆手“挂起来等着晾干再收起来吧。”
虽说元夕以前字丑,可之前的字帖却也是收着的,看到自己的书写渐渐好起来,翻起来也很有自豪感。哪儿有那么多天才,她这才是励志吧。
“侧福晋,该传膳了,您想吃些什么”
元夕问道“我记得太子还没回府吧。”这么晚了还没回府,估计就算回来了也是在前院歇着,忙道,“那就吃粉蒸排骨、辣椒炒肉,若有些别的好卤菜捡上一盘子就行,汤便只是清凌凌的白菜叶豆腐汤便行,泡红萝卜也切一些,泡蒜最好,撒些细白糖上去”
“蒜”冬柔有些犹豫。
“无妨,太子必不会来的若是传膳听闻太子回来了,再把葱蒜去掉吧。”元夕摆摆手,这才看见手指上无意中沾着的墨渍,便让人端水清洗。摘了露指才有注意,手套都染了墨,也不知道自己刚才怎么回事,只能让人送下去清洗。
长乐院里有一等二人,二等四人,再加上一些下面的三等和粗识宫人,由于那些人无法近身伺候,元夕竟也没认全。也不怪她进宁寿宫许久,太后也记不得她。
想起这事儿,元夕自己也觉得好笑。宫嬷嬷和林言昭教了许久她如何立威,使怎样的手段,却不想成婚第二日,太子替她立威。
她说千句万句,都不如太子的雷霆气势,太子出面替她震慑宫人,便证明了太子的态度,有眼力见的人自然都不敢怠慢。
膳房的人手脚快,但是天寒地冻的,纵使刚出锅就送来了,粉蒸肉的表面也微微凉了。碧儿感慨“要是咱们长乐院能有小厨房便好了。”只是她也知道,李侧福晋便是有了身孕后才修建的小厨房,院子里多了小厨房便多了办事的人,多了领取的柴米油盐,必是要和太子妃请示的。
“自己蒸一蒸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