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哦,他们还得供圣旨呢,老林头立马收回心思,当即安排了起来,“老大老二,你俩去把香案摆起来,咱们快把圣旨供上。”
至于一百两黄金,老林头对平安吩咐道,“把箱子抱到你家公子屋里去。”
既然圣上嘉奖给远秋的,当然就是远秋的。
婆子们很快传菜上来,厅堂里共摆了三桌酒席,男人一桌,女人一桌,还有就是小孩子们一桌。
林墨宣和林墨昊,把秦秀才也接了过来。这一举动,看的林远秋忍不住点头,尊师重道乃为人为学之本,可见林家的这些孩子都是不错的。
等吃过晚饭,一家人就商量起接下来的安排。
如今已是腊月,林远秋自然没有即刻去赴任的打算。他看了那任书的到任日期,在正月二十五日之前,算着时间还有一个多月呢,所以还是等过了年再说。
不过该准备的,要提早准备起来。
还有就是开着的作坊,肯定不能丢下不管。
现在林远秋倒是有些庆幸百姓们提早学会了吉祥如意饼的做法,否则等新知州接任,自己再插手永宁州的事,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最后一家人商议的结果就是,和当初小高山搬去京城一样,先把行李收拾起来。
两边的作坊,也有了盘算。永宁城这边的周记和冯记交给大房打理,定胡县那边的则交给二房。
既然留下来打理生意,那么大房和二房暂时就不搬去石洲府了。至于住的地方,林大柱和林二柱准备明日就去作坊周边找找,看看有没有可租赁的宅子。
关于家里孩子们的安排,除了小一些的跟着他们爹娘,其他像婉清、婉莹、婉雪,还有墨宣和墨昊,以及墨晟他们,自然是要跟着他们三叔一起搬去石洲府城的。
等过了上元节,林家人就开启了搬家事宜。先是大房二房把各自的行李搬到租来的宅子,然后便是搬去石洲府的事。
在离开之前,林远秋把自己手头上的事给严同知和贺通判做了分配。
再有就是军营那儿,也与李金山和王永清交代了具体事项。在新知州没过来接任之前,这边的担子林远秋自然不会放下。现在想来,好在两地离得近,这样过来一趟,也不会觉得不方便。
马车是前天就雇好的,除了自家的一辆,其余马车都是城里车行雇来的。来到永宁州这两年,林家基本没添置什么东西,所有行李里面,被子铺盖衣衫占大头,其他零零散散装了十来箱,所以没费多大劲儿就全搬到了车上。
领头车夫驾着马车缓缓往前走,可等他绕到衙署大门前时,就很快停了下来,“大人您快看”
听着突然提高了许多的声音,林远秋有些纳闷,可等他掀开车帘时,就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呆了,只见平日空旷的衙署门外,此时却站满了人,有白发老翁,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依着朴素一看就是村名的模样。
最最显眼的,还是那列着队,整齐站在人群最前方的一群小伙子,相处了五六天,林远秋自然认得他们都是临时护卫队的青壮。
所以这些百姓们是来给他送行的
果然,看到他们的知州大人从马车上下来后,众百姓立马涌上前,随即跪地磕头,嘴里是一句句的不舍,有些百姓甚至捧了自家做的饼子和馒头,让知州大人一定要收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把手中的笸箩高举头顶,“大人,这是老婆子摊的饼子,请大人一定要收下,大人啊,没有您,老婆子怕早就饿死了,哪来如今的好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