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昇名下的文创公司,拿下了这个订单,由教育部门集中采购,他们以低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每年为本省各大中小学一百七十万份“地方戏文化diy手工制作套盒”,这笔钱不需要家长额外支付,是包含在每年的学校美术课教具材料费里面的。
当然了,奸商如卫总,肯定不可能只赚这一笔钱。
给学校的手工套盒,只是这个项目的基础款。就跟现在的小孩子喜欢玩的咕卡和手账一样,一旦迷上了这个,会满足以只买最基础的试吃特价套餐吗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买了手账本,就想要更多的胶带、贴纸、各种工具。然后发现手账本不够用了,又要去买新的手账本
这个坑有多大,汉服圈子里,簪娘们大概深有体会。
文创部门的一把手,是卫昇的心腹爱将,特别能领会卫总的捞钱精神。
为了让各大中小学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能更好地完成学校的作业,他让人单独开了一个视频号,把二维码印在了教具封面上,还搞了个“买教具免费赠送视频教程”的噱头。
学生们如果根据说明书没把握做好这个手工作业,可以关注他们的视频号,先上网学习一下。
反正是免费的教程,又没有收费环节,主播也不推销什么产品,家长们十分放心地扫码关注了这个账号。
然后,孩子们都哭了。
“妈妈,为什么老师手里的戏服比我们学校发的好看我要老师手里这个”
“爸爸,你看这个公仔手里的大刀是镶钻定制款的,比我们学校发的塑料小刀威风多了,我要这个”
“呜呜呜,奶奶,我们班别的同学都给娃娃买了换装的戏服,我也要”
卫昇发誓,他真的不只是为了圈钱才这么干的
反正,自从迷上了给地方戏公仔换装的游戏之后,很多学生都知道了本省地方戏有哪几个经典曲目,有哪些经典角色,甚至每个角色在什么场合、要穿上什么衣服,换上什么配饰和道具,都能娓娓道来。
省文化旅游厅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砸了那么多经费下去,又是搞比赛,又是砸钱排节目,组织“送戏下乡”,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最后居然是一个民间组织,把他们的地方戏传承这个难题给破了
更让领导们无语的是,他们推广地方戏,是往里面砸钱。
卫昇的团队帮他们推广地方戏,不但没花钱,还赚了一大笔钱。
而且目测,这笔钱就跟滚雪球一样,还越来越多了
原因就是,卫昇推荐的那个叫寇丹青的“非遗文化推广大使”,居然照着公仔的样式,在直播的时候,现场玩起了换装游戏。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染金发、戴美瞳的归国流量爱豆,重新染回了黑发,露出了中原大地标志性的、略带淡棕色的瞳孔颜色,穿上华夏传统地方戏戏服,居然会这么惊艳。
寇丹青这套戏服造型一出来,不但粉丝们当场发疯,还有好几个导演,连夜给寇丹青的经纪人打电话,问她有没有档期来参演一个戏曲角色,不需要试镜,只要寇丹青点头,马上就能签约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