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不错,需要操心的事儿也不多,荀彧处理完手头要紧的公务后,获得了难得的闲暇时光。
他捧着仆从送来的温热茶水,端端正正地跪坐在垫子上,静静欣赏窗外的风景。
桃花杏花已谢,梨花却还开着,放眼望去,一片纯洁无暇的白,宛如云朵坠入凡间。
看了一会儿,荀彧放下茶杯,叫仆从套了马车,出城巡查。
在吕昭的授意下,经过几年的经营,襄阳城外空闲的土地都被分配给了挂在吕昭名下的自耕农,勤劳的百姓们如获至宝,在官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对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开垦,满满地种上了粮食、蔬菜和桑麻。
在丰壤buff的加持下,在环绕襄阳的汉水、沔水等河流的灌溉下,农作物们茁壮成长,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翠绿。
完成阶段性劳作后,农民们三三两两聚成群,挽着裤腿,赤着上身,坐在路边或田埂上边吃饭边聊天。
荀彧的车架和人群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他听不到聊天的内容,但却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车夫收到命令,在路边停车,荀彧下车后驻足观察了一会儿,似乎随便选了个方向,沿着田埂缓缓前行。
很快,一小撮聚集的农民发现了荀彧,他们脸上的笑容不自觉地舒展得更加诚挚,纷纷对这位南阳太守恭敬行礼。
坦白地说,荀彧不管是长相、气度、亦或者所处的地位,都很难跟黄土地扯上关系,但在泥石流吕昭的祸祸下,他学会了种田,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买了块地,坚持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亲自耕种,此举甚至一度在南阳士族间引领起了种田的潮流,之前来敏给吕昭写信,没少吐槽这事。
为了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各种问题,荀彧是真真正正下过基层的,哪怕他没像陈登一样长时间在田里吃住,但也亲自跟许多百姓打过交道,熟知他们情况的同时,也被他们所熟知。
这年头的百姓大多都害怕当官的,他们在地位远远高于他们的士人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为了不受到伤害,只能尽量避开。在这种情况下,能得到百姓们主动的笑脸相迎,实在是非常的难得。
面对热情的百姓们,荀彧微微勾起嘴角,露出礼貌但温和的笑容。他一一安抚慰问了他们,引导大家谈起最近的生活状况,哪怕是琐碎的家长里短也好,只是为了听听是否有需要解决的难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五一十地汇报近况,内容大多平淡而温馨,东家的小女儿到了年纪,进入学堂读书;西家的大儿子顺利毕业,成了一名小吏,全家都以他为荣;南家的女儿自己找了如意情郎,但父母不太满意,总想着再看看;北家的耕牛竟然一胎产了两只小牛犊好吧这其实已经不算是新闻了,因为不知道从何时起,吕昭治下就总是冒出来类似的事,不只是牛,小到鸡、鸭、鹅,大到猪、羊、马,许多牲畜都经常诞下比过去多一倍的崽,久而久之,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如果吕昭听说了,她大概会默默地看一眼“丰壤”buff的部分说明段落“可将农产品提升至原有225产量”然后默默挪开视线,假装无事发生。
总之,大家聊天聊得挺热闹的,但完全没有到需要荀彧这个级别的官员操心的程度。
这其实是好事,天大的好事,说明百姓们安居乐业。
认真倾听了一会儿,记下几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承诺会尽快安排相关官吏解决并给出答复后,荀彧在百姓们的目送下告辞离去,回到了车上。
没接到命令,车夫没有贸然行动,而是老老实实地垂手等在车外。
驾车的马性格温顺,也没有闹腾,它只是小幅度地刨了刨蹄子,低头去吃路边的草。
荀彧端坐着,微微侧头,视线穿过掀起的窗帘,落入翠色原野,一点点延伸向更加遥远的、目光难以企及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