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牧的抑郁落寞不同,李商隐其实还算得上是个乐观的人。
他知道自己的低,也知道自己家世不好。
似乎是觉得,再难也难不到他从前那样。
日子再苦,也苦不过他幼时那般。
除了偶尔会露出惋惜之色,李商隐的情绪还是很稳定的。
姜烟小声道:“其实您的诗文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宋代的文人。”
甚至有人分析,唐诗到宋词的过渡,李商隐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
“身前生后名。”李商隐唇角上扬,眼底释然,轻叹着感慨。
从十六岁开始准备科考,一直到他二十四岁,才在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的帮助下才顺利得中。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后世所熟悉的科举制度还是有所不同的。
不仅要有真材实料,也需要有一定的名气,以及有人举荐。
杜牧考科举之前,吴武陵就曾向当时的考官推荐过杜牧,拿着那篇阿房宫赋,希望讨个状元的名头。
只是状元早有人选,不好更改。
最后取了个进士第五名。
相较之下,李商隐就要悲催多了。
“我那时并不觉得是自己学问不够。”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怨天尤人,李商隐一张老脸也有些挂不住了。
“我与令狐子直是一起备考的。他早早考上,我却一直不得出头。”
更何况,李商隐一直觉得自己的文采比令狐绹要好上许多。
在那时的他看来,自己之所以靠不上,完全是因为没有一个好家世。
只是,李商隐考上的那年,恩师令狐楚也去世了。
令狐绹那时与李商隐关系虽然不错,却并没有想过要如何提携他。
“您怨过令狐绹吗”姜烟反倒是对令狐绹有些印象,但不深。
这还主要是因为她小时候喜欢看金庸剧,其中笑傲江湖的男主角姓“令狐”。
那时候的姜烟觉得这个姓氏好听的不得了,上网查的时候无意中点进了令狐绹的相关网页。
从看到过的资料,姜烟一直都觉得令狐绹是个有些小心眼的人。
对李商隐虽不曾明着说打压,可对外表现出不喜,还对外说李商隐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对待温庭筠也差不多。
这还是与他关系好的。
只是因为温庭筠在“玉条脱”一事上得意忘形,让令狐绹多看看书,便从中作梗,让温庭筠未能成为甲科进士。
“这时是不怨的。”李商隐也听出了姜烟对令狐绹的不喜,解释道:“子直算不得是个坏人。只是他们都希望我做出选择,我不愿意罢了。”
这一点,倒是与杜牧有些相似。
只是两人恰好有些相反。
之前,杜牧一直被默认为是李党的人,可后来又接受了牛党的邀约。
相比之下,李商隐起初是被默认为牛党的人,可他不仅接受了当时极有可能是李党的王茂源邀请,做了王茂源的幕僚,甚至还娶了王茂源的女儿。
恩师是牛党,岳丈却是李党。
李商隐夹在中间,左右逢源是不可能的,只能当那个受夹板气的人。
再见到妻子,看着她穿着红衣嫁给自己。
李商隐忍不住捏着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湿润。
比起朋党之争,他如今更为关注的,是妻子王晏媄。
“她是个大家闺秀,长得好看,又会持家。若非她那些年支撑着家里,我是不可能醉心仕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