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杏林,董奉面前是浩荡山水,秀丽迷人。
几百年后,诗仙李白会路过庐山,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再几百年,会有另外一位诗人,在这里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12
而这庐山,董奉尽管没能将自己的行医手稿流传于世。
却给了中国人一片两千年的杏林。
医者,当仁心仁术。
又应当有所尺度。
医者,当心怀天下。
又应当目有患者。
杏林春暖,医者仁心。
姜烟站在杏林外,这一刻出现在庐山的远不止董奉。
还有华佗,有张仲景。
不仅如此,姜烟还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的大夫。
他们有的摇着金铃走在大街小巷,城镇乡里。
有的坐在医堂药馆,落笔便是一张经过仔细斟酌的药方。
一人一方,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用的药方也会有所增减。
他们中,有穿着长袍的书生模样,也有佝偻着身子的老汉。
更有穿着马面裙,端庄秀丽,静谧的站在一角的女子。
“姜姑娘,多谢你”张仲景、华佗和董奉齐齐转身过来,那些同样站在山谷中,看不清楚模样的人影也转过身来。
他们齐齐朝着姜烟一拜。
“不不不”姜烟赶忙回以一礼。
“姜姑娘,若非你,我等也不知晓,后世的医术竟然发展如斯。行医济世,我等之心愿。奈何我等至死也不曾达成心愿。”
张仲景站在三人中间,抬手朝着天空方向拱手“如今我们心愿已成,纵然此刻身死也死而瞑目。”
他们在现代看到了那些在研究室里做研究的教授们。
知道就算千年之后,中医之传承也不曾断绝,依然在救治百姓。
还有那些制药出来后,不断调整价格,让更多百姓吃得起药,治得了病的新闻。
他们渴望医天下,奈何一人之力根本无法达成。
这个心愿,在两千年后才完成。
看病可以报销,医院不再是那些穷苦人不敢涉足的地方。
张仲景他们当然也知道,这也不是绝对的。
世上总有阴暗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发生着各种苦难的故事。
可那个世界,美好得让他们向往。
此生有幸一观,已然是他们的福气了。
“先生们在医道上的钻研和传承,佑我中华之百姓,护我炎黄之血脉。姜烟今日厚颜,代这千年以来的百姓们谢过诸位先生你们留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医术,还有精神”
姜烟弯腰,重重下拜。
伤寒肆虐时,一定不止一个张仲景敢为天下先,在那些百姓家中分离救治。
兵荒马乱时,也绝非只有一个华佗,行医治病不曾断绝。
哪怕在乡野深山,依然有如同董奉这般,有治无类,种下杏林一片。
他们或者在市井,又或许高门。
中国的大夫们,两千年来,从未在任何病症面前畏惧过,逃避过。
“多谢”姜烟再起身的时候,这周围幻境犹如氤氲开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