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来得及反应,衣领被人提了起来,气都没喘匀,然后就感觉一阵颠簸。
“姜姑娘坐好了”
赵匡胤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姜烟又被掐住肩膀,直接提溜着在马背上坐好。
周围厮杀不断,鲜血四溅。
姜烟都不知道这场仗是什么时候停歇的,被年轻的赵匡胤带回后方的时候才如释重负一般吐出一口气。
“这是什么时候刚才是怎么回事”
赵匡胤没说话,只是先给姜烟倒了杯茶。
年轻时候的赵匡胤也只是比现代时候的模样少了几道皱纹,眉宇间更多几分锐意进取。
有着这个年纪应该有的蓬勃朝气。
加上没有那三个不肖子孙在旁边时时刻刻的提醒着他大宋之后的事情,赵匡胤脸上的笑都更明显一些。
“我也没想到一进来便是这个时间。方才只是在想当年的事情,凑巧而已。方才是北伐最后一战,如今皇上病重,就要班师回朝了。”
姜烟下意识点头,还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直到意识到那句“如今皇上病重”,她才猛地抬头“柴荣这是公元959年”
柴荣生前的最后一年
赵匡胤对上姜烟吃惊的眼神,三指捏着茶杯,眼神微动,颔首道“不错。不过,准确的说,应当是郭荣。”
他在现代看过后世对郭荣的评价。
不少人可惜郭荣之死,而将靖康之耻的源头指向他。
要说他此刻心情没有一点波动,那是不可能的。
嫉妒有,不忿有。
但更多的,赵匡胤也是认同大半的。
“我还以为会从你登上皇位的那天开始。”姜烟没有注意到赵匡胤的神色,还一手托腮靠在桌边说“我还蛮想看看柴郭荣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可以,我还想看看郭威。”
赵匡胤坐在对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一下皱眉,很想问问姜烟到底清不清楚,他可是大宋的皇帝。
皇帝啊
可一下又舒展开。
在现代生活的这些天,赵匡胤不止一次的感觉到,皇权在现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皇帝,也不过是现代许多人脑海里一个模糊又固定的形象。
模糊是在于,历史上的皇帝简直不要太多。
固定则是因为,在许多人眼中,那些皇帝再有人格魅力,也比不过现代社会的好。而那些反面形象的皇帝,不是骄奢淫逸,就是残暴成性。
“后周太祖为人谦逊节俭,作战又勇猛异常,如今还有不少人念他。”
赵匡胤语气满是唏嘘。
当年他便是投奔郭威帐下,也曾跟随郭威上阵杀敌。
只是那个时候,赵匡胤还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小小兵卒。
也是跟随郭威立下战功后,才一步步升迁,在郭荣以皇子身份为开封府尹的时候,赵匡胤看准时机,也成为了开封府马直军使,与郭荣走近。
听赵匡胤说起这些,姜烟听得津津有味。
“世宗为人豪爽,擅交友,且有雄心壮志,非此世俗人能及。只可惜”
赵匡胤倒也不是惺惺作态。
他的确是敬重郭荣的。
如果不是郭荣器重,他又怎么能有发挥的机会
郭荣的理想和计划,赵匡胤本人也是坚实的拥趸。
只是郭荣早逝,留下的孤儿寡母,若是在其他年代,还能在文臣武将的拱卫下存续。
可五代十国,岂是小儿能受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