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闹得太大,两家相识的朋友都上门来劝,更有不少人劝到了程夫人那里。
一边是娘家,一边是丧女之痛。
程夫人内心哀痛又愧疚。
偏偏在他们父子面前还要做出坚强的模样。
“姜姑娘,你可知在幻境里再见到母亲和八娘,我有多高兴我这半生,其实没有什么遗憾。可若能重来,我定然不会让父亲同意与程家结亲。我苏子瞻的姐姐,文采斐然如文姬在世,程之才他不配”
“八娘若是好好的活着,母亲自然不会哀痛之下染病。”
姜烟不知如何安慰这船上的三个男人。
只跟着他们一路回到眉州眉山城。
丧事有条不紊的办着,来吊唁的人也会说几句苏家二子在京城的风光,只是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提了几句便不再多说什么。
待夜深,苏洵坐在庭院里沉默着望月。
“老泉先生。”
苏洵看过来,他在幻境中的模样已经与在现代时候的差不多。
姜烟从前以为,苏洵看起来比苏轼和苏辙要老,是因为他年纪大。
可现在想来,并不是如此。
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会因为难过而生出许多白发。
一夜白头或许夸张,但并不是假话。
“我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在后世留名。本是个浪荡子,读书只读了一半便觉得自己非是常人,一片傲气下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苏洵像是在给姜烟告别,又像是在诉说自己的这半生,靠在椅背上,抬头望月。
“若非夫人,我不会是如此的。”
苏洵很清楚,苏家能有今日,并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程夫人。
“可我因八娘之事,不与她商议便与程家断交,伤了她的心。”
苏洵不知道苏轼在回来路上与姜烟说的话,只说“姜姑娘,多谢你让我知晓,原来我这般无用之人竟也有青史留名的一日。也多谢你的幻境”苏洵说着起身,脚步走得不是那么稳“让我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可以再次见到从前的家,与夫人在一起。”
苏洵五十八岁那年在开封离世。
死前留下遗言,要与妻子合葬。
他这辈子,考科举,扬文名,修族谱,对得起苏家的列祖列宗。
唯独亏欠程夫人。
而今,就让他留在幻境中的苏宅吧。
“你们还年轻,都走吧”苏洵背对着姜烟摆手,故作深情也好,迟来的亏欠也罢,他此刻不想走了。
只是再走出眉山,幻境中的时间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比起范仲淹兴学引发的动荡和针对吕夷简而引起的朋党论。
北宋时期最动荡的熙宁变法,开始了
此时苏洵已经离世,苏轼和苏辙兄弟俩守孝期满,一路赶回开封的时候,这里的一切都与他们离开时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