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只是郑轩,其他员工也发现岛上的设施升级了,但他们对这种悄无声息的施工情况早就习以为常,因而并未放在心上。
上班没多久,保护区管理站的站长便来找李瑶林商讨她打算在保护区内建一个广场的事。
李瑶林感受到了在保护区内起建筑跟以往有什么不同,她在放置灯塔地标时,项目就直接开始立项施工了,官方那边的手续也自有小人鱼解决;而她在保护区内放置人鱼广场,虽然也获得了官方的批准,却多了跟保护区管理站的人商讨这一步。
虽然在管理站看来,行舟岛是已经跟官方就建设这座广场的事达成了协议,但管理站还是想从保护工作的角度出发,获取保护区该得的利益。
李瑶林拿出跟官方签订的相关文书,说“该区域的运营成本和卫生将会由我们行舟岛负责承担。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责任方也在我们行舟岛。另外,我会再拿出门票收益的5作为行舟岛对保护区工作的支持。”
之前行舟岛已经跟官方取得共同开发经营的协议,为此行舟岛还拿出门票收益的5来作为保护区的“经营收入”。
当初行舟岛日均游客接待量才500人,门票收益在一万元左右,所以每天五百元的收益对保护区而言并不是很多。可现在,行舟岛在旅游淡季,日均游客也至少3000人,门票收益五六万元,行舟岛在原来的让利基础上再让5的门票收益,保护区每天的日常收入就有将近六千元。
站长也没意见了,人鱼广场得以顺利地在行舟岛的北端开始修建。
4a级景区的效应不仅体现在a的更新和奖励上,对很多人来说,这块小小的牌匾具有权威性,大众对该景区的评价较高,对它的经营理念、文化也比较认可。所以在新闻报道行舟岛被评上4a后,越来越多游客知晓了它的存在。
国庆时,行舟岛的知名度为30,按照系统对“知名度”的定义,必须得1000万人以上知道并对行舟岛有正面的印象才符合条件。
经过这一波媒体宣传,已经有至少2000万人知道,并对行舟岛有正面的形象,甚至有来旅游的意向了。
尤其是入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已经跌至个位数,最北的东三省甚至已经开始下雪,所以这些地区的人就在假期的时候选择到相对温暖的南方度假。
往年琼海是最受欢迎的,但今年行舟岛异军突起,不少游客都往行舟岛跑。他们先飞到邻市的机场,再坐一个半小时的顺风车来到宝仁港码头。
很多家在油市,人却在吴市上班的顺风车司机发现,最近目的地为宝仁港码头的订单越来越多,以往他们一个月赚的外快刚好能补贴油钱和过路费,最近不仅回本了,还有盈余。
除了耳熟能详的屿海公园、露天矿之外,他们很少关注油市哪些景区比较好玩,因此向他们打听行舟岛的游客多了后,他们为了能回答相关的问题,也不得不去了解一下行舟岛。
结果这一了解,就发现自己落后了,他们竟然才知道“家里”有这么漂亮的景区。千里之外的客人都蜂拥而至了,他们这些“家里人”却还没去过呢
若问这些网约车、顺风车司机对开通旅游专线或直通车的想法,他们自然是不愿意公交公司或客运公司跟他们抢生意的。
但市政府看到了行舟岛的发展前景,也觉得让行舟岛带动碧湾区的一些乡村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很不错的计划,所以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跟公交公司背后的交投集团探讨开通“碧湾站宝仁港码头”的旅游专线的可能性了。
目前可规划实施的客运方式有三种,一种是让公交公司开通从碧湾站到宝仁港码头的公交线路,中途在一些乡镇设置站点,形成一个旅游经济圈。这种方案的劣势是三十多公里的路,可能要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久。
第二种则是由汽车客运站运营一条从碧湾站直达宝仁港码头的旅游专线客车,中途只在冼太夫人故居景区设置站点。劣势是遇到旅游淡季,客运公司的运营成本不变,收益却一落千丈,没法回本。
还有一种则是将宝仁港码头并入滨海旅游直通车线路,将其设为最后的站点。
李瑶林了解过这条滨海旅游直通车线路,它的起始点在市中心的电信大楼,途中经过两个旅游景点,终点为浪漫海屋度假村。电信大楼与高铁站并不相近就不说了,它每天只有两趟,就算让宝仁港码头加入该线路,对游客来说,这条线路也不是很便捷。
这事又这么僵持下来。
没过多久,又出现了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