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也蛮敬业的,人人的胸口都放着一本书。
见到大家在办实事,姜蓁的态度还算温柔,对大家关心道“和第一次跟你们见面比起来,诸位都沧桑了不少,最近在农庄学得怎么样。”
“学到了很多。”农官们的语气疲惫。
县令和农官都有劝课农桑的职责,但以前他们也就是嘴上说说,自己是不动手的,他们最忙的时候,不是春耕,而是秋收,因为农官还有收税的职责。
像姚春这样,靠正经的本事晋升的农官是少数,大多农官其实不懂农业。
但他们到了农庄之后,每天背书就算了,还要亲自动手播种施肥,犯错还要被姚春罚去扫猪圈。来农庄学习的官员们,全都瘦了一圈。
对这群农官,姜蓁也是以激励为主,说道“农庄里运用的技术,拿回县里,只要运用得当,不仅能让粮食翻倍,还能让一个县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蓝河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你们看蓝河县还有几分往昔的样子。这段有多辛苦,你们以后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一位农官委婉的提醒道“蓝河县是太女的封地,不一样的”
“行,那就不说蓝河县,我和你们说说桑泽郡吧。”姜蓁笑眯眯的说道“桑泽郡的郡丞刘耘,以前是蓝河县的县令,去年调去桑泽郡做郡丞,再过两个月,他就该升郡守了,这才一年
不到的功夫。”
一年的时间从县令到郡守,这升职路线确实很猛。
姜蓁打量了一圈众人的神色,说道“我猜你们一定会在心里说,刘郡丞升官,是我在提拔。但其实是他的做出的成绩太亮眼,连父王都忍不住称赞,没有我,他也能当郡守。”
“不知刘郡丞做出了什么功绩。”
姜蓁想要树典型,所以对刘郡丞的行为美化了一下,说道“桑泽郡的布匹一直很有名气,刘耘之前在蓝河县,习惯了大型的养鸡场养猪场,调去桑泽郡之后,就弄出了官营的织布作坊,组织起郡内的妇女大量养茧,向我和太女府的工匠求助,改造了织机去年秋茧丰收,桑泽郡布匹的产量是往年的十倍”
“十倍”众人震惊。
这个时候的布不单单是布,它还具有货币的价值,在市场上比铜钱更受欢迎,桑泽郡这造的不是布,是钱
“没错,就是十倍。”姜蓁说道“等今年的春茧丰收,桑泽郡布匹的产量不降,桑泽郡的郡守、郡丞都会往上升一级。”
十倍的产量增幅,大家对刘耘的升职好像也不那么惊讶了。
把自己搞出来的黑科技略过不提,姜蓁只给大家画大饼,说道“等你们回到县里,若是能因地制宜,弄起和织布作坊一样的东西,何愁不能升官。就算当地不种桑树,没有矿产,种果树,种菜,养鱼,养鸡养猪不管哪一样,做好了都有未来。”
姜蓁这么一说,好像升官发财的事情都已经尽在眼前了,毕竟那些东西也不难。
看大家的眼神憧憬了起来,姜蓁非常郑重的和大家说道“你们现在在农庄学东西,不单单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还是为了你们自己。”
姚春之前就只罚大家扫过猪圈,还没画过大饼,听到姜蓁这么说,憋了半天,只憋出了一句“太女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