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头微皱,打了回去,对面刚接起不到两秒钟,又被挂断了。
如此重复两次,姜蔻意识到不对劲,抬眼望向a“你在挂我电话”
a上前一步。
算法会尽量避免无用的步骤。a此刻靠近她,肯定是认为,这一动作有利于他接下来的发言。
可能因为他的身材太过高大,超过一米九,姜蔻感到轻微的压迫感,下意识想要后退。
a冷不丁出声提醒“请您保持静止。”
姜蔻却已后退一步。
下一秒钟,a伸手,扣住她的腰,强行把她推了回来。
这个举动不带任何暧昧意味,a近乎恐怖的算力,注定他是一个精准、客观、高效的人工智能程序。
可即使他像外科医生一样冷静而不带感情,姜蔻还是感到了微妙的侵犯感。
社交距离被入侵的感觉。
她本不该有这种感觉。
他不是人,没有社交,自然也没有社交距离一说。
a的眼睛在她的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读取了她异样的表情。
但他一语不发,瞳孔机械性收缩了两下,眼珠上下转动,仔细扫描她的身体。
姜蔻背脊微僵。
他扫描得太精细了,如同一台能够监测人体内部结构和分子水平的医学扫描仪器。
短短半分钟,他以冰冷而精确的目光,把她从头到脚都扫描了一遍,开口说道
“您连续两天饮用大量酒精饮料,已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疲惫、头疼、胃部不适、免疫力降低等症状。我建议您减少饮酒数量和频率,避免去公共场合,尤其是邮轮这种会免费大量酒精饮料的场合。”
“那你应该以劝告的方式告诉我,而不是直接掐断我的电话。”
他的口吻仿佛在自动朗读一个数学公式“很抱歉,我提前计算了劝告方式的成功概率,但无论我的语气是欣喜、难过、疑惑、诚恳、抱怨还是语重心长,您都不会听从我的建议。我只能采取强制手段。”
姜蔻“”
你倒是用欣喜的语气说一句话让我听听
姜蔻按了按眉心,叹了一口气,她又想喝一杯了。
“那我能干什么”
像是计算出了她的想法,他突然问道“您希望我以怎样的语气回答”
“欣喜的”
a的面部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语速却陡然变快,语气变得兴奋、高昂“您可以跟我聊天”
“”姜蔻想了想,“你还是用原来的语气跟我说话吧。”
“好的。”
原以为与a共住同一屋檐下,会发生很多矛盾,现实情况却是安静而和谐。
a不会疲惫,不需要睡眠,体能水平随时都处于巅峰状态。
只要她有需求,他就会回应,不拒绝,不抱怨除非会影响她的身体健康。
但不知是否他太冷静,太机械了,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精准而客观,她始终没办法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这就是所谓的“ai人格化”的话,她不免有些失望。
相较于弱人工智能,a的算力可是提升了数百万个数量级这样都没办法让他人格化吗
她不知道生物科技是如何训练a的,但肯定离不开大量的数据、进化算法、遗传算法和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