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君也好奇,他家什么时候买的糖。
卫媼见状觉着问题出在那块状物上,夹一点放入口中,又软又沙又很甜“这这不是面块”
卫长君这才明白一家人怎么迟迟不动,“红薯。”
短短两个字叫全家愣了愣神,卫青反应过来就问“可以吃了”
“跟嫩玉米一个道理。吃是可以吃,起出来还得再过几天。”卫长君端起碗,“尝尝。喜欢天天做。不过不能多吃。吃多了通气。”
“通气”二字叫除了两个小孩以外的所有人忍俊不禁。
小霍去病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实在不懂他们笑什么,然后转向身边的大舅。卫长君问“我有没有说过你,不睡觉不做什么”
小霍去病想了又想,好一会终于想到,大舅不止一次嫌他不睡觉不放屁,盖上褥子就“扑”个不停,“那是通气啊。”
卫长君朝他脑袋上撸一把,“喝你的粥”
小不点也知道他的“气”臭,皱了皱眉头,自个也嫌弃的说不下去。
饭毕,卫青不去歇息也不出去乘凉,再一次卫长君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近几个月卫青的俸禄卫长君只要一半,另一半留他自己存着也行,休沐日请同僚吃酒也行。卫青很少留在长安,也没不良嗜好,卫长君不认为他缺钱。待母亲和妹妹前往东院正房歇息,两个弟弟带着俩小的出去透气,屋里只剩兄弟二人,卫长君先开口问他出什么事了。
卫青不好开口,他先问倒让卫青没了心理负担,“要不要奏禀陛下”
卫长君颇为意外,没想到竟然和刘彻有关,“大的不多。我也想再试试别的吃法。下次休沐你回去的时候再带吧。”
刘彻如今还称不上卫青的伯乐。尚未掌权的刘彻也并没有机会让朝臣认识他身为天子的能力,以致于他在卫青心里的地位甚至不如他的大外甥霍去病。更别说跟卫长君比。
卫长君此言一出,卫青不纠结了,该做什么做什么。
又一次休沐,卫青没能回来,天公不作美,当天下午下了一场暴雨。这让想赶在天黑过来,在秦岭住两晚的卫青空欢喜一场。
卫长君在秦岭不会飞也不会跑,这次见不着下次一定能见到。卫青失落一会就恢复过来。反倒是远在秦岭的卫媼忍不住念叨家中只有次子一人。
卫长君不想听她唠叨,承诺过了三伏天就送她回去,名曰住在城里离药铺近,离太医也不远,她身体不适也能及时就医。
这话叫卫媼心底熨帖。三伏天一过,还没等秋老虎到来,卫长君问她回不回去,卫媼稍稍一想该回去收拾地种冬天吃的菜,翌日就叫卫长君送她回去。
卫长君给她起两袋红薯。卫媼直言吃了不。卫长君解释,他准备过几日叫孟粮和赵大进城卖红薯。城里人没吃过,届时还得叫家里的老奴蒸一笼屉,送去东市让来往的客商和城里的居民先尝后买。
卫媼闲着无事也犯愁四十亩红薯如何过冬如何处置,闻得此言顿时不禁佩服长子聪慧。
卫长君原本想用犁把红薯犁出来。可耕牛拉的犁劲不够,很容易把大红薯犁两半,卫长君就前往八阳里找人,请他们一天起一亩地。
八阳里的村民来帮卫长君干活的前一日清晨,卫青驮着半袋红薯进宫了。
刘彻看到禁卫和卫青抬进来的麻袋,直接令二人送去御膳房。半个多时辰,鲜红薯和蒸熟的红薯同呈去宣室。
刘彻指着那还带着水滴的红薯,“此物也可生食”
“可以是可以,但味道远不如西瓜和黄瓜。”卫青尝过,“熟的更美味。臣认为比玉米可口。”
卫青日日在宫里,也用过不少美味佳肴。他这样讲刘彻反而不再犹豫,拿起一块就要尝尝。卫青赶忙提醒,“多了噎人。”
刘彻咬一小口,软软的口感叫他很意外。他以为红薯那么大一块,吃起来也该有点硬甚至硌牙,“不愧是你大兄种出的东西。”
“这个和玉米产量孰高”
卫青听他大兄提过一耳朵。大兄好像说三四千斤。卫青怀疑他听错了,世间哪有那么高产的作物。可大兄也不是无的放矢之人啊。为了稳妥,小心谨慎地回答“具体多少大兄没讲。好像比玉米多一倍。”
刘彻一愣,霍然起身,“摆驾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