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并没有多少人真正难过。
卫长君从门前经过,路过或正巧出府的人不由得停下,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那人谁呀怎么从未见过还有那俩小子,长得真好。”
擅交际的夫人把长安城中有可能的人排除掉,只剩唯一不可能出现在此的人,也有可能是他“听说卫皇后兄长回来了。因为他陛下身边的术士宁乘还高升了。”
此言一出,谁还记得太后薨了。马车里的夫人也忍不住露出头问,卫家那位不是跟仙儿似的从不管俗务吗。
擅长交际的夫人消息灵通,不可能只听说一家之言。自是把前因后果打听的一清二楚。她自己不舍得儿子远行夫君离家,也就不得不相信宁乘明升暗贬。
该夫人说完,有人忍不住说“照你这样说皇后也没失宠啊。”
有人觉着这话好笑“你夫君夜夜宿在偏房,你失宠了吗”
“我们成亲多少年了,还谈什么宠不宠的。”那人脱口说出来,意识到帝后也在一起很多年了。孩子四个,最小的皇长子都六岁了。用“宠”来猜测皇后在宫中处境,衡量其在皇帝心中地位太过狭隘。
擅长交际的夫人见她似有所悟“想通了”
那人不禁点头“难怪我之前觉着奇怪,陛下看重卫家为何宠王氏。”
有人忍不住接道“看重和宠不一样。皇后不高兴,陛下兴许会把人打发的远远的。王夫人厌恶皇后,敢在陛下面前说她一点不是吗”
隔着门槛马路聊天的几人不约而同地摇头。
此时卫长君的马车已经到路尽头。擅长交际的夫人勾头看一眼“卫长君这时候不该进宫吗”
前来提醒母亲准备进宫的男子下意识说“他才从宫里出来。”
几位夫人齐刷刷看向他。
男子点头“我找叫我们进宫的小黄门打听的。昨日下午就去了。今早才出来。”
这些女眷看似除了品茗饮酒投壶戴花敷面什么都不懂,然而有时候比她们为相为将的夫君消息灵通,且看得深远。
几人远远地相视一眼,男子母亲问“王家人呢”
“王家人怎么了
“去了吗”
男子觉着这话可笑,也露出一丝笑意“王夫人吗她家人去做什么陈家也只去了馆陶大长公主和她儿媳以及孙子人。平阳侯府也只去了长公主和平阳侯。”
几个女眷相互看一眼。
男子摸不着头脑“你们几位打什么哑谜呢”
其母亲“我们还以为陛下那么宠王夫人,这么大的事会叫她过去。”
男子不禁惊呼“陛下又没老糊涂。再说了,这个节骨眼上把王夫人叫过去,太后还不得叫她陪葬”
其母点头“是的,是的。快进宫吧。”说完登上自家马车。
卫长君下了马车便看到魏其侯府大门敞开,院里人来人往很是繁忙。好在有人记得他,见着卫长君就请他慢慢进来,他先一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