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莫雷先生要带自己的货,根基浅的缺点同样会被无限放大。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就像奥斯汀先生一样,当初也有这个问题,只能慢慢来,并且期待有什么机遇了。奥斯汀先生有达科奇先生帮忙,这也算是机遇了。
莫雷先生也只能慢慢编织自己的人脉网络,增加自己的合作伙伴而当下洋基紧缺的可丽牌肥皂就被他看作是一个机会
要知道洋基现在表面上看只是上流社会需要可丽牌肥皂,但实际上只要可丽牌肥皂能够大量出口到洋基,价格正常一些都不需要特别低,4美元太贵了,哪怕1美元,甚至2美元呢
只要价格正常一些,立刻就会有大量的需求被释放出来那些买着假的可丽牌肥皂的中产阶级,其实全都是可丽牌肥皂的潜在用户。一块肥皂卖4美元,哪怕是真货,他们中会考虑购入的人也不会有多少。
但如果是2美元、1美元呢恐怕不少人就愿意买来试试了吧。而这就意味着大量的消费,丰厚的利润。
莫雷先生明白这个道理,洋基的渠道商又怎么会不明白所以他可以利用可丽牌肥皂撬动杠杆,推出自己别的货,然后慢慢经营,团结更多的合作伙伴他觉得,只要他有足够的可丽牌肥皂,就能做到更多事
这就是莫雷先生极其重视可丽牌肥皂的原因了。
好在他原本就是和礼兰人,只不过更靠着新大陆那边做事业而已,所以和礼兰人脉比很多根基在洋基的商人要多。他通过这些关系,人在洋基呢,就给可丽肥皂厂下了大笔订单。
这笔订单可真的太大了,而且还是长期要求供货的,奥斯汀先生甚至因为这笔订单又新扩大了一次可丽肥皂厂的规模
不过奥斯汀先生其实并没有吃下莫雷先生的全部订单,实在是产能不够啊别说产能增加是需要时间的,看约定的提货时间不一定来得及。就算那样行得通,奥斯汀先生也不可能这会儿吃下一份订单,就为了这张订单无限扩张工厂吧
工厂小的时候还能那样做,工厂大的时候还那样,将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算莫雷先生有后续订单,也不可能说服奥斯汀先生。首先后续订单也没有这一次这么大、要的这么急,后续的订单,现在稍微增加一些产能,再抓紧一些生产,也能消化掉了,不需要因此做那么大的扩张。
另外,谁知道莫雷先生的订单能有多稳定呢中间要是因为种种意外,订单黄了,可丽肥皂厂怎么办
就算有违约金,也不一定能弥补损失。更不要说像是破产之类的意外,合同上说定的违约金能得到多少都是个问题
莫雷先生想要尽力争取,想要努力说服奥斯汀先生,向他说明自己的商业愿景以他的资本,他的计划,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奥斯汀先生这里只管增加产能,他将来还会要更多的货呢
然而这不是小事,这是影响到工厂经营根本的大事,根本不用指望这年头效率低的惊人的信件能够沟通好电报都没有普及的时代,一封信在海上要漂至少十几天,然后再经由路上邮递系统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