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收入的14都应该能存下来才对换算到汉密尔顿家,就是每年500镑的存款。
真要是能每年存下500镑,哪怕汉密尔顿夫妻二人一点儿遗产都没有继承,过去也没有分毫积蓄。等到大女儿出嫁时,拿出两三千镑的嫁妆也应该是不难的,剩下两个女儿估计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两三千镑的嫁妆,以汉密尔顿家混的圈子,或许不算多,但也算过得去了。考虑到汉密尔顿家没有儿子,未来说不定还有一笔遗产可以期待,再加上汉密尔顿姐妹的美貌是不小的加分项,汉密尔顿姐妹嫁个体面人家真的不难。
然而,当事情寄希望于一切都顺利发展,才能有一个好结果时,往往事情就不会顺利发展汉密尔顿家就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在汉密尔顿先生没给妻女积攒下傍身钱的情况下,汉密尔顿先生早早去世了。
这年头的医疗水平是明摆着的,汉密尔顿先生年近五十时去世,是有些意外,但其实也正常。
汉密尔顿先生一去世,经济问题就摆在了汉密尔顿家母女四人眼前。原本汉密尔顿夫人应该搬出租金昂贵的白玉兰广场的,但她还对女儿的婚姻寄予厚望,所以不愿意搬出这个能最方便接触到上流社会的社区。
这种情况下,还是当时不满18岁的约瑟芬经过一番计划,才将局面维持了下来。
她将自家租住的房子一楼,借给了德雷希医生在此开业,以此作为投资。如果德雷希医生没有赚到钱,那就算了,可要是德雷希医生赚到了钱,就要分红给汉密尔顿家。
德雷希医生急于进入上流社区开诊所,但又缺少本钱,双方也算是一拍即合了,事情定的很顺利此时的医生都是这样的,如果不能在上流社区开业,不管医术好坏,都不会被真正舍得出钱的顾客光顾。
德雷希医生的牙科诊所在白玉兰广场开业后,做的是很成功的,由此汉密尔顿家也得到了不少分红至于说为什么德雷希医生为什么不直接找房主租房,获得成功之后还要继续给汉密尔顿家分红,只能说汉密尔顿家租房是有合同的。
就和此时大多数中产阶级租房一样,往往会签很长的合同,7年、10年都很常见此时在美林堡,即使是中产阶级大多也是租房的,为了稳定,合同就是会签的比较长。而汉密尔顿先生去世当年,正好刚刚续过一次合同,新合同是10年的那种。
除非汉密尔顿家退租,又或者拖欠房租,不然这房子就只能由汉密尔顿家住了。
至于说德雷希医生要不要换个房子开业首先换地方开业,即使还是在白玉兰广场,也是可以影响生意的。
其次,汉密尔顿家负担了租房开支,本身也是分散了德雷希医生的风险他现在的生意是不错,汉密尔顿家从他身上获得的,超过了支出的。但能不能一直这样,谁也不知道啊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当初签了合同的,想要毁约也不是那么容易。
想要成功之后,就将给他天使投资的汉密尔顿一家一脚踢开,本身从法律上就说不过去即使有这样那样的办法可以规避律条,那也可能带来后患无穷的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