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还好说,打眼看过去,能明显看到不同的军戎服饰,与制式不同的武器,军种就有些尴尬。
即便是最精锐的上四军,也不能说人人都配备战马,更何况是下等军,军种可不就只有陆军一种。
更精确一点来说,是只有步军这一种。
行秋在宗室和大臣们脸上扫了一圈,看得出来,有的一心看热闹,有的对这种小打小闹的阅兵无所谓,还有几个黑着脸,显然觉得这么做是哗众取宠的表现。
阅兵应该在郊外宽阔的场地上举行,怎能缩在小小的赛场上,这么点地方,能跑得开吗不少人这么想着。
赵佶的发言结束,阅兵正式开始。
不能田猎,不能跑马,就只能展示下平日训练的基本功,如列阵,枪棒,弓箭术等等。
总的来说,无外乎军容、军技、军学、军器、军阵、军律等几项内容。
士兵的操演很有看头,长矛整齐划一的刺出,震天的喊杀声跟着吼出,气势磅礴,声势宏大,围观的百姓们激动地跟着叫好。
赵佶呵呵笑着回头对皇子们说道“这是大大彰显我大宋气度的好事,还不花什么钱,这样的小型检阅,以后不妨多办几次。”
赵桓还没有说话,赵楷先笑道“儿子先前还担心,人太少会不会效果不好,这么一看竟还不错。百姓们见识到了禁军的飒爽英姿,父亲在民间的威望定然也能跟着再上一层。”
这话一下子就挠到了赵佶的痒处。
他笑眯眯地看着赛场周围百姓热烈的欢呼声,说道“场地终究还是有些嫌小,以后可以再办大一点,争取让全城百姓都能站下。”
赵楷笑着称了声是。
赵桓在旁边冷眼看着,默不作声,只是眼中有着明晃晃的嗤笑。
赵楷对上他的视线,和煦温雅的笑容丝毫不改,笑着点了点头,若无其事地移开眼,将注意力放在场上。
作为压轴表演,花荣一队最后上场,他的队伍这会也在角落最边缘的位置,等着最后一个上。
行秋一眼就看到了他那一队,因为跟其他队伍比起来,花荣队里的兵看起来格外抖擞,按照个头大小以此排列,每个人之间的空隙都相同,精准地像用尺子量过一般。
他侧头跟一旁的武松等人说道“光从军容上来说,花荣就已经赢了。”
几人详细观察一会,发现的确是这样。
其他等待的队伍里,虽然站得也十分笔直整齐,但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个抬手抠脸的,挠脖子的,动脚的,花荣那一队就一个都看不到。
短短三四个月,就能将一群兵油子训练到这种地步,花荣没少下功夫。
时迁伸着脖子看了半天,砸着嘴道“看着像个泥土捏的假人似的。”
时间在慢慢等待中一点点过去。
所有队伍的操演内容都是一样的,第一次看觉得新奇,第二次看兴奋,第三次就没什么新鲜感了。
行秋等人越看越无聊,百姓们也是如此。
但皇帝还在场,并且赛场周围还派了禁军把守,平均每隔几步就站了一人,哪怕有人想提前离场,都没几个敢走的。
此次大比共分了十来个队伍,平均每个队的上场时间
差不多有将近两刻钟。
从日光熹微到晚霞漫天,终于等到了花荣领着队伍上场。
安安静静站了一整天,他的神色里没有丝毫疲态,年轻俊朗的脸上一派坚毅,锐利如刀的目光所到之处,犹如一支利箭穿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