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太监已经瘫软了,其中一人已然晕厥,另一个挣扎着“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杨仪并没有弄懂皇帝的意思,知道身不由己跟着皇帝走远了,听见魏明吩咐,又见那两个太监被拖走、喊叫,她才反应过来。
掌心紧紧握起,杨仪转到皇帝面前,跪地“皇上恕罪”
皇帝脸色沉沉,见她跪下,有些意外“怎么了”
杨仪道“请皇上别处死他们”
皇帝淡淡然道“你不必理会,这种东西,朕不想看到。”
杨仪道“皇上可这件事是、跟臣有关的,我不想有人因为这种事而丧命。”
“起来,”皇帝喝道“跟你什么相干,他们敢妄自揣测朕的就该死”
端王见势不妙,不想让杨仪再触怒皇帝,亲自俯身“杨侍医”
杨仪见他探手,却并没有站起来“皇上恕罪请恕臣斗胆。”
皇帝似乎有点不高兴,却还是忍着“说。”
杨仪心里想起的,是昨儿蔺汀兰跟自己说过的话。
“皇上,也难怪那些无知之人会生出奇怪的想法,毕竟皇上待臣甚是亲厚,”杨仪从来不是个擅长言辞的,尤其说的又是这么难以启齿而十分微妙的事情,稍有不慎自己也是犯上之罪了,这会儿她简直恨不得把俞星臣的嘴借过来,可只能赶鸭子上架,“虽然臣知道,皇上对臣只是知遇之恩、赏识之情,但但”
皇帝双眸微睁,盯着杨仪,杨仪自己还没把自己说明白,皇帝却已经懂了她的意思。
她是在给人求情,但同时也是在给她“撇清”。
什么“知遇之恩赏识之情”,她是在借着这件事,告诉皇帝,是皇帝的行为引发了别人的误解,让皇帝别打那种主意。
虽然她说不出来,但那微妙的意思,聪慧如皇帝又岂会不知。
“哈,”皇帝竟笑了“你以为,朕”
杨仪的汗都冒了出来,她可没指望皇帝能明白她这莫名其妙的两句话。
把心一横,杨仪道“总之,求皇上恕罪,别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打死人命。何况臣、臣是大夫,眼见有人身染疾病,想救的心思还来不及呢。若因臣的缘故害了无疾之人,这岂不是大罪孽了吗”
皇帝敛了笑。
他打量着杨仪。
杨仪不知他会怎么决断,不知自己是将惹怒皇帝,还是
还好,旁边还有个耳聪目明的端王。
起先,端王其实跟那两个嚼舌的太监一样,存着差不多的心思。
但是杨仪的意思,端王跟皇帝一样是明白了。
而且端王看的很清楚,皇帝听了杨仪的话,竟然没生气。
这就是说,皇帝心里其实没那种想头儿
端王看到这里,开口道“父皇,儿臣斗胆,这些嚼舌之人固然可恨,不能饶恕,但若能小惩大诫,以儆效尤,也是使得的,求父皇开恩,先宽饶了他们这次吧”
杨仪见端王也求情,意外之余,稍稍松了口气。
皇帝看看他们两人,终于道“看在你们两人面上,朕姑且饶了他们。”
吩咐魏明“你也警醒些,若还有类似嚼舌,立即先拔了舌头,再活活打死,一概不饶。”
魏公公连连应承,感激地看向杨仪,亲自跑过去搀扶起来。
恰好端王在搀她,两人一起扶着杨仪起身。
皇帝望着她瘦伶伶的身形“朕饶了他们,不为别的,只为了你罢了。”
杨仪惊愕。
皇帝道“你这身体三灾五难的,哼算是为你”
他并没说完。
魏明退后,赶紧叫人去传旨,别这会儿的功夫把人打死了。
这边皇帝才拐过泰和殿,就见前方站着些人。
皇帝放眼看去“跟宣王站在一起的那个是何人”
端王跟着细看片刻,惊疑“那、那不是十七吗”
“薛放”皇帝抱起手臂“他什么时候进宫来的”
杨仪才放下去的心又提起,灵魂出窍,以为事情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