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林婶子瞬时哑口无言,知道贺哲明在点她刚才挑拨他和继母关系的事,但是沈玉兰是继母也是事实,想到这里,不由冷着脸道“那怕是难了,人家兄弟姐妹齐心协力,也是一母同胞的缘故,再不济也是有血缘关系的,你怕是没那个运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然是彻底撕破脸了,沈玉兰站出来道“好走不送”
林婶子只焦急回去怎么和嫂子交代,对于沈玉兰的冷脸并不在意,贺家就算再体面,和她关系也不大,她丈夫和儿子的前途,却是实打实地要仰仗大伯哥的。
林婶子一走,沈玉兰和爱立道“你别听姓林的瞎诌,你贺叔和二哥,肯定是巴不得你多住在这边的”
贺哲明抱着庆庆道“我可不给我外甥女搬走。”庆庆给他逗得“咯咯”笑,和妈妈道“妈妈,我们不走。”
爱立有些无奈地道“我知道,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还能因为这么个混不吝的人,就搬出去不成,我现在可巴着妈妈给我带孩子。”
她表了态,沈玉兰和贺哲明都松了一口气,沈玉兰和贺哲明道“哲明,人家大概是嫌弃我这个继母,担心我俩不是一条心,以后让她家闺女受委屈,这也能理解,你不要往心里去,你要是觉得这林红可以,我再托人去问问。”抛开林婶子不说,林红家世确实很好,哲明要是能和她结婚,以后的路应该能好走很多。
贺哲明把庆庆举高高道“不用,兰姨,我不喜欢这种姿态高的姑娘,和您说一句实话,如果真要找对象,我宁愿在工人和知青里找,更能聊到一块去。”
沈玉兰笑道“那我改改策略,再给你问问。”
“谢谢兰姨,就是下回约在饭店里见吧,可不能再让我们庆庆受这种委屈。”
沈玉兰笑道“好,好”庆庆不过三岁,还听不懂大人之间的机锋,哲明这是委婉地说,不要给爱立气受。她和之桢半路夫妻,两边又都有孩子,这几年哲明一直在边疆,乍然住到一块来,沈玉兰心里也是有些犯嘀咕的,就怕爱立和哲明处不好。
却听女儿忽然道“二哥,我真觉得,你是很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走关系,不慕权势,完全凭着一腔热血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中。”贺叔在入京之前,也是申城纺织工业局局长,他的独子却毅然到边疆垦荒去了,调到京市来,也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现在有林红这样一个家世好、容貌好的姑娘属意他,他却能这样轻松洒脱地拒绝了对方,这不仅仅是一桩姻缘,也是一份触手可得的大好前程。
爱立忽然觉得,这个年代真的有很多赤忱的青年,他们自愿下乡、支边,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原本该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黄金年代,因为一些错误而延误了一批人的青春。
但是错误的路线,很快就能得到拨正了,她开始好奇,像他二哥这样的支边青年、像张季芳、李学兵那样的知青,又会迎来怎样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