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其实按照我一贯的性格,是不会把这种话直接说出口的。因为我担心一旦说出口了,你拒绝之后,那么咱们未来相见会很尴尬。毕竟这部电影还要继续做宣传,如果因为咱们之间的私事,传出导演和演员不合的丑闻,那对整部作品来说都是很糟糕的。”
姜乐忱轻轻眨了一下眼“那你为什么还要说呢”
“因为不甘心吧。”林岿然苦笑一声,“艺术家分为两类,一类觉得世界不会再好了,一切都是黯淡的;而另一类对世界充满幻想很不幸,我是后面那种。”
所以他会从心底期盼一个奇迹,期盼一个变数,期盼一道光。
就像他在电影最后增加的那个彩蛋,他在所有角色跌入谷底之后,又给了他们一个上升的希望。
面对林岿然的真情流露,姜乐忱轻轻叹了口气。
自己这么闪闪惹人爱,他也会很烦恼的啊。
“导儿,首先我要声明,我确实太优秀了,你喜欢我也是正常的。”姜乐忱笑起来,“其次呢,我想感谢你感谢你邀请我去看你的摄影展。”
“”
“我以前其实也看过一些摄影展,那些摄影展无一例外,都是按照拍摄主题进行划分的。人物肖像、动物、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新闻摄影只有你的摄影展,是按照时间划分的。”
林岿然有些意外,没想到小姜会提到之前的摄影展“因为大多数摄影师是先确定拍摄主题,再进行创作。但是我拍摄时,都是背着相机漫无目的的走,什么东西触动了我,我就拍什么。影响我拍摄的是我当时的心境,而心境又和年龄、阅历有关,所以最终决定按照年份归类。”
“是啊,所以我参观摄影展的时候,感觉像是重新认识了一遍。”姜乐忱掰着手指头回忆他在展厅里看到的那一幅幅作品,“刚到美国时,繁华大街上那个无人问津的小丑打动了你;后来你走南闯北,动物迁徙留在了你的相机中;回国工作,小巷里的夕阳对你意义非凡;然后”姜乐忱顿了顿,看向他,“然后就是我了。”
林岿然想解释什么,但是少年打断了他。
“导儿,我很荣幸能成为你镜头下的重点作品。但是,你通过取景器看到的那个人,并不是完整的我呀。”
小姜经常自吹自擂,说自己是满分偶像,但他心理清楚,这世界上除了大熊猫和小熊猫以外,没有绝对完美无暇的东西。他也有自己的缺点、自己的道德瑕疵、自己的私心,但是这些缺点在林岿然眼里,是全都看不到的。
林岿然爱慕着他,这种爱里带了太多滤镜,多到姜乐忱觉得他不应该做导演,而是应该做自己的梦男唯粉,每天专注吹彩虹屁。
林岿然说“一个导演,如果不爱自己镜头下的角色,那他注定拍不出好作品。”
“这话倒是说得对,导演都会爱自己的主角,有个导演不停找白月光替身,拍三十年戏,女演员都长同一张脸。”姜乐忱淡定地说,“可问题是,我不可能永远都是现在的我呀。我去年一十三岁,今年一十四岁,明年一十五岁,然后我会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八十岁难道当我八十岁时,我还是当初那个让你灵感丛生的缪斯吗当你眼中的完美滤镜褪去之后,当我逐渐撕掉身上的标签之后,我们要如何相处呢”
“”
就像那首奥斯卡最佳配乐所唱的那样istiove,heninoonryoungaifu当我容颜不再,韶华已逝,你还能爱我如初吗
林岿然在求学时,看过很多很多电影工具书,在每本书里,都会用单独一个章节讲述“如何塑造好一个人物”。
一个“好”人物是要有所成长的,开篇是一颗种子,结尾是一颗茁壮的树。
在这一刻,林岿然惊觉,原来从始至终小姜在他眼里都不是一个“成长型”的角色。小姜在初登场时,已经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一朵花了。
而林岿然想做的,是把这朵花移栽到他的玻璃花房里。他想永远定格这朵花的青春。
可是小姜并不需要这样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