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台风从古至今的措施都差不多,只是现代用上了更好的机械,而且有台风预报,可以更早地做准备。
在台风来临前,朱襄就要做好排水和抢收的准备。
他火急火燎地将平原田地最多的地方修建了简易沟渠和水车后,就让相和带人去海上测量气压,询问海上渔民近海的天气。
朱襄还用透明水晶片磨了望远镜其实他早就想做望远镜了,但只知道大致原理,一直没做成功。
现在相和带着人把相关计算搞定,自己做了出来。
相和将望远镜拿出来的时候,朱襄吓了一跳。
几年前他随口一句,自己早就忘记了。看见相和拿出了简易望远镜,他还以为有穿越者同伴出现呢。
相和乘坐战船在近海一边捕鱼赚取外快,一边观察远方天气,尽可能地提前发现台风。
朱襄带着许明在平原到处找已经可以收获的田地,帮助他们尽快收割。
有些还未成熟的地,只能等台风快来的时候,朱襄才能劝他们收割。而且就算劝了,他们也不一定愿意止损,而是抱有侥幸心理。
朱襄只能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粮食。
待六月的时候,李牧来到东瓯国。他先指挥了停靠在温州天然港口的秦军加固船只,抵御台风后,就去找到果然没听话的朱襄,把朱襄拎到了东瓯王宫。
朱襄本来不愿意去,李牧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打晕了带走,一个捆起来带走,他就乖乖自己去了。
李牧发起狠来,是真的说到做到。
而朱襄身边那群嘴上说愿意为他赴死的秦兵,在李牧威胁朱襄的时候不仅屁都不放一个,还摩拳擦掌要帮李牧。
“朱襄公,这里太危险了,你一定要离开”
朱襄“众叛亲离”,凄惨极了。
许明和相和“活该”
今年的台风来得较早,六月底,第一道台风就登陆了。
没有气候预报,朱襄不知道这台风叫什么,威力多强,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强大的台风。
他只能和这个时代所有靠天吃饭的农人一样,无助地仰望天空,祈祷台风威力弱一点,风雨赶紧过去。
台风来得快走得也快,几日后,天气完全放晴。
朱襄赶紧投入台风后的救灾中。
清理淤泥枯草,用新修的排水渠道排水,清洗农作物上的淤泥,用石灰和草木灰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消毒,统计损害的植株
对于东瓯人而言,一旦农田遭遇台风,就等着田地里的水自然退去,然后能收多少东西就收多少东西。
他们是不知道怎么补救的。
当看到秦军在田地里忙碌,他们都很茫然。
东瓯贵族们也很茫然。他们站在田地旁,看着这些如果是平常时候,会把他吓得两股战战的秦军像奴隶一样在田地里忙碌。甚至尊贵的朱襄公和李牧将军都到了田地里,他们完全不能理解眼前的这一幕。
要抢时间救灾,以便在下次台风来临的短暂时间内给农作物喘口气,朱襄十分忙碌,没有空去为这些贵族解惑。
东瓯还是有人能理解朱襄的。
比如那些提起朱襄公就眼睛放光,别人说朱襄公不好就要撸起袖子与他人拼命,还穿着中原衣冠的人。
当然,这些中原衣冠,中原人肯定是不认的。他们穿的是以前越国的衣冠,有的人穿的是楚国的衣冠,有的人楚越混合甚至还混了吴国的衣冠。
但他们都戴着冠,身上都没有文身。
他们看着朱襄公下地耕种,先在竹简上写写画画,然后小心翼翼地询问朱襄公,自己能不能也陪朱襄公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