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田二一家并彭家、张家、韩家得到这一口信后,也都松了一口气,能有田大这个本地熟人带着他们下去村里买粮食并准备制作干粮,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要等两日,又有点麻烦,因为这城门外可没有客栈或歇脚店可供一众老老小小的住的。
几家人只得随着那些流民,在城墙脚下搭个窝棚,窝上两天等田大出来。
韩采薇则是悄悄把空间里准备的厚被褥拿了出来,再把驴车后的平板车卸了下来,被褥子密密铺好,让王姨娘睡在平板车上,上面则是用从外面拖过来的树枝搭上的顶篷,用破布围上一圈,好歹挡挡风。
三人挤在一处,然后时不时给水囊里换上热水,也还算暖和,出门在外,自然多的不能讲究了,比如哪怕感觉自己的头发已经油得发腻了,几人也都是忍着。
只是空间里一大桶的热水到现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韩采薇暗暗想后面去村里看情况能不能有机会多烧点换上,这一路热水可是发挥了大作用的。
三人窝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商量着下一步,甚至韩采薇还悄悄从空间翻出了两本话本书,王姨娘不识字,听着儿女轮流念着话本,故事还算有趣,如此打发下时间。
韩老爷那一堆书中,除了常见的一些读书人常用经书之外,其余很多都是话本册子,估计是韩老爷闲来爱看的。
只是在韩采薇看来故事都有点老套,书生小娘子之流的,不过韩大弟和王姨娘一个念得津津有味,一个听得津津有味,便也就罢。
至于让韩大弟看看正经书,则收到摇头、摆手、后退三连拒绝。
好吧,韩采薇只得自己随便翻翻,其实好多繁体字她也不认识,只得连蒙带猜地看了个囫囵吞枣。
大概了解了下当今传播的文化思想,和她印象中的四书五经差不离的,大概都是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她随便翻了翻便没甚兴趣地撇下了。
作为体育生,能做到国家级健将,她脑子肯定是够用的,但也不咋爱看书,和韩大弟差不了多少,不愧是姐弟两。
并且她最想看的是历史类书,多了解下这个世界的历史,对比看下能不能找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可惜翻遍了都没找到,只得作罢。
此时府城外的流民还不是特别多,目前北上到了这里的,大多还是略有身家的,大多都还是忍痛交了入城费,实在舍不得交的,也早早便离开另谋出路去了,所以像他们这样在府城外就地等待的还不算多。
如此在流民堆中对付了两夜,直到等到了田大,一行人才驾着驴车、牛车沿着小路,向府城下的一个村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