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县令点头说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治理一条小河如是,治理大河也如是,需要方方面面考虑周全,我如今治理一个县也如是。”
顾青彦受教地点点头,不由得感叹道,“我只需要考虑如何把河治理好,您也只需要考虑把永安县发展好,没有别的勾心斗角,比大金那边好多了,我父亲之前经常和我感叹,大金官场上的众人精力都在于内斗之上,对于百姓民生自然就无暇关注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在哪里经营都需要耗费心力,关键在于上位者的态度,遇到好的上位者,便敢于放心大胆地去做,而遇到不好的,自然是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汤县令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段话,顾青彦一时若有所思起来。
而汤县令如此之说,在于他最近正是遇到一件需要想办法解决的事。
原来如今永安县辖下多个村子都在加紧修房子,原先的茅草屋经过大雨这么一淋,基本上已经不太能用了。
无论家里再忙,手头再紧,都要有个片瓦遮身,因此这修房子可不就是提上议程来。
比如前坡村这边,四十多户人家差不多有三十几户在准备动工修房了。
韩家那种青砖瓦房是不敢想,大部分人家准备修的都是土砖房,同样四梁八柱把框架搭起来,然后用烧制过的土砖砌墙。
这边气候大部分时候都很干燥,这样的土砖房不是常年淋雨的话,修一栋也能管好多年,价格又要便宜得多,自然成为大部分普通村民家里的首选了。
一时县城里的土砖厂根本供应不过来,全是拖着驴车、牛车过去拉砖的,日夜烧都忙不过来。
砖厂主崔勇是永安县本地人,当年找了个山洞躲了一段时间没有逃到外地去,等县里稳定了这才下了山回来,凭借着一手烧砖的本事,就开起了砖厂。
砖厂刚开起来,就碰上县衙维修,后来又县衙到处修路也要时不时用土砖,因此没少找他买砖,一时他就赚了不少。
如今又碰上大家都要修房,又是要大赚一笔的节奏了,喜得他一天天的眉开眼笑。
他如今已不亲自下场摔泥烧砖了,而是雇了十多个人给他干活,成了名副其实的崔厂长了,大家都如此叫他。
这崔厂长见土砖生意一时这么好,转转眼珠子就想提价,如今土砖才一文钱一块,如果涨到两文钱一块,那他岂不是翻倍了赚,两文钱一块也不贵啊,大家伙儿咬咬牙也是能买得起的,不会影响售卖的,他心里打起了主意来。
于是他便放出涨价的风声来,再来拉砖的都收两文钱一块。
大家一时都着急起来,这可咋整,虽说只涨了一文钱,但足足翻了一倍啊,修房子的花费岂不是也要翻一倍,攒的刚刚够的钱这就不够了呀,这房子莫不是要修不起了啊。
不过真像这崔厂长所预计的,全县目前就他家一家砖厂,这烧砖可是个技术活,烧不好就裂开了,掌控火候非常重要,村民们自己可烧不来。
另外如果不烧,直接用摔的土坯砖砌墙的话,则远没有这种烧过的土砖结实好用,房子的使用年限就要短得多,修房子的人家可不一下子就为难住了。
“这黑心的,赚了这么多竟然还要涨价”县衙里汤县令正带着一众手下们商议着这土砖涨价之事,听说姓崔的乘机把土砖价格翻了倍,县丞忍不住咒骂道,他可是知道那土砖成本不高的,一文钱一块他都没少赚,竟然还想再翻倍,可不就是心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