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担心着自己的身份被别人发现,更担心被发现之后的后果。现在看来,这个后果还算不错。
过了段时间门,孙三成忍了好久,最后借了结婚的理由请了假回来,现在村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不对。
只是一直养成的警惕让他又等了几天才出海,去找莺时。
莺时和他说了这段时间门发生的事情。
孙三成皱着眉,说,“你的意思是,上面已经知道你了”
莺时点了点头,看他紧张,便笑着安抚他,说,“村里来了个知青,应该就是上面派来的,只是一直注意着咱们家,没有别的动作。这么看来,应该没事。”
孙三成眉慢慢松开,又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要真的像莺时说的这样,那他这段时间门的警惕根本就是白费力气,当时不觉得,现在回想,倒是有些可笑了。尤其是回村的这几天,他的动作想法,怕是瞒不过那个特意排遣来的人。
“三哥,怎么了”莺时看出不对付,好奇的问了问。
孙三成没好意思说自己犯的蠢,说起了别的。
最主要的是结婚的事,他既然用了这个借口,肯定不能就这么回去。只是他娘找的人
“莺时你给咱娘说说吧,我也不要多好看的,只是这个性格。”孙三成无奈的说。
在自家老娘手底下过了这么多年,他是真的不想再要一个这样性格的媳妇,他就想要个温柔的,文静的。偏偏刘婆子找儿媳妇,还就爱找和她性情相投的。
莺时哈哈笑了,回头就和自家老娘说了。
刘婆子可算知道原因了,回去就按着孙三成一顿拍,回头打听了一下知青点几个姑娘又试着相看了一下。
孙三成总算找到了一个合心意的文静姑娘,高高兴兴的结了婚,生了孩子,在职位升上去后又把老婆孩子接走。
时光流转,匆匆向前不停留。
孙家村的知青们都回了成,孙家的孩子们已经长成,一个个成了家。孙大成和孙二成老老实实的捕鱼,而孙三成则在部队里一路向上,如今已经是团长了。
莺时渐渐习惯了成为鲛人后的日子,每年冷了去香江过冬,暖和了回孙家村。
时间门流逝,不知不觉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
八零年,祖国开放,一切都欣欣向荣。
刘婆子早年丧夫,守寡一个人拉拔大几个孩子,是个人都说她命苦,可现在,谁不说她命好,儿孙有出息还孝顺。
她已经八十多了,可每天还是会去一次海边,看一看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里,她高高兴兴的看完莺时,回来睡下,之后再也没起来。
远处海底,祂遥遥看了一眼。
“你母亲死了。”祂对莺时说。
莺时下意识看向他,头脑一片空白。
寿终正寝,是喜丧。
孙家好好张罗了一场,所有儿孙别管在哪儿都赶了回来。
孙大成的两儿一女,孙二成的一子两女都已经结婚工作,有了孩子。只有孙三成,结婚晚,两个儿子还在念书。
一家人都在守灵,长辈还稳得住,可几个年轻人却有些分心。
忽然,门口一静,他们下意识看过去,也愣住了。
今天天气很好,风轻云淡,孙家的红砖大铁门前一颗石榴树挂满了果子。
帮忙张罗的好些人都在门口守着帮忙,但他们一眼只看见了穿着黑色长裙,一头海藻似的及腰长发披在身后,慢慢走进院子里的女孩儿。
乌黑的眉眼,精致又漂亮,只是充满了哀戚,让人一看心都跟着疼了。
“诶小姑娘你谁家的”眼看着人都走进了院子里,有人喊了一句。
“莺时,你,你回来了。”孙三成的声音跟着想起,他从地上站起身,过去扶住女孩儿,说,“娘知道你回来了,肯定很高兴。”
“莺时,给。”孙二成拿过了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