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和袁氏合作
袁绍在他抵达平阴的第二日,还让人给他送了一封信,说的是他既蒙受袁氏与大将军的提携之恩,也该当念旧才对。颜良之死可不与他计较,当做误杀就是。只是希望他尽快选定立场。
这等傲慢非常的口吻让他说不出的如鲠在喉。
更何况他一想到刘协的称谓乃是董侯,便不由萌生出了以此董代彼董的想法。
他想了想,又把李儒找来问询道“若是我想要扶持刘协,却并不想位居于卢植之下,该当如何”
李儒似早已预料到董卓会有此等选择,回道“那么我给将军两个建议,其一,佯装壮大我方现有人手,扩大扎营规模,其二”
“先选择袁氏,以吞掉何进部从为条件支持他们,等时机一到,立刻反水,拥立董侯上位。而在此之前,先将卢植的兵权给夺走。”
李儒意有所指地说道“在这方面,这些暂时占据上风的世家,会比我们更加熟练。”
何为借力打力,正是如此了。
董卓朝着他投去了赞许的一眼,当即做出了决定。
他先是给袁氏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对斩杀颜良,击败袁绍部从之事报以了几分“歉疚”。
当然,他们这些西凉人,还是刚打赢仗的西凉人,便是稍微在言辞之间流露出几分不逊,也实属寻常。
而后,按照李儒给他的建议,他在信中写道,要让他站在袁氏这一方其实也无妨,总归大家都算是老朋友了。
只不过他有个条件。
西凉这地方实在是太过苦寒了,早先先帝的邀请被他拒绝,他有些后悔了,这会儿他还是比较想在京城里做个将军。
那刘辩上位登基,何苗自然就是大将军,底下的那个骠骑将军他想做一做。
此外,他这凉州扈从要比之何苗麾下的废物有本事多了,若要直接击溃卢植,还得让他先来统兵。
袁氏此时同时手握太傅、太仆、司隶校尉、虎贲中郎将四个位置,又有诸多门生在朝堂中担任要职,哪里会想到董卓居然在此时抱着虚与委蛇的态度在做事,当即同意了他的条件。
然而等到董卓掌握了何进与何苗部曲,又在袁氏协助下击退卢植,迫使其逃离洛阳后
“董卓于堂前痛斥,列位公卿不能救国之动荡,匡正社稷,令天子流亡在外,更是令他不得不卧薪尝胆,先与谋逆之臣推心置腹,今日方可拨乱反正”乔琰一回到雁门就收到了这条消息。
且不说这卧薪尝胆一词到底用的对不对吧,这好一派大汉忠良痛斥群臣的做派可真是让人难以评述。
但想想董卓在原本的历史上,八月护驾九月废立,十一月才自拜相国,怎么都有着两三个月的缓冲时间,如今距离他进驻洛阳不过区区十日,先给自己塑造个尚且过得去的形象着实可以理解。
而在这番训斥后,董卓当即请出了那张传位刘协于天子的诏书。
这立时改换门庭之举,可算是把袁隗等人给反扎了一刀。
可他们纵然在此时想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已经来不及了。
董卓手中的圣旨乃是正统,起码能用来说服那些如今归入他麾下的北军五校。
而那些原本属何进的军马,在董卓便于掌权的收拢过程中,可称为大将军死忠的都被他给砍杀殆尽了,唯独剩下的便是为求一个富贵的。
那他们跟着如今圣旨在握的董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足够强大的兵权面前,就像先前重病在身的刘宏,无法以一道圣旨便褫夺何进所拥有的一切,此时的袁隗除了痛骂董卓反复之外,根本没有任何能有效制裁他的手段。
甚至还被董卓给骂成了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