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云同行的还有一个人,正是被赵云“擒获”的阎行。
在外人的眼中,阎行曾经为韩遂而背弃乔琰而去,给她惹出了些麻烦,但因乔琰厚待于他父母的举动,又让他重新弃暗投明。
到底要如何用这个人,也无疑会成为外界品评乔琰手段的一项标杆。
所以乔琰决定来上一出故技重施。
以徐荣为主将,阎行为副将,驻扎于凉州敦煌郡。
由此二人负责,一面确保在河西四郡的豪族倒向乔琰后,敦煌、酒泉与张掖三郡,能纳入凉州的管控之下,一面继续经营丝绸之路的往来。
被乔琰塞进这一支队伍中的,还有一部分羌汉二族在语言上卓有天赋之人,其中就包括了姜唐。
这支队伍暂时还没有这个必要去承担起西域都护府的作用,而更像是保持着绥远定边的用途,但也未尝不是她的某一种信号。
从情理上来说,对于阎行这个叛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此外,乔琰给赵云的第二道指令是,当他完成武威郡军屯的工作后,将临时安顿在此地的西凉军和长安征兵做一个区分,将长安兵卒带回关中,于陈仓成立新的军屯。
在他离开前,将武威军屯的职责纳入徐荣的管控之下即可。
有武威段氏、张氏和颜氏的协助,又有卢水羌人的逐渐归化,徐荣的压力不大。
同时由赵云转告程昱,将金城军屯的职责交给段煨。
由他来看管此地,永守湟中,令其不为羌人所乱,也正是乔琰对董卓和其家人给予体面死法后,段煨给她的承诺。
他不可能毫无芥蒂地替乔琰征战,但他可以如他的堂兄段颎一般,成为凉州秩序的守护者。
只不过这一次,用的是乔琰的办法。
在他于陇西郡完成对董卓和其家人的安葬后,便可直接上任。
至于关中这一头,新建立的陈仓军屯中,管理者并不是赵云,而是原本和程昱一道在金城郡军屯共事的国渊。
他也随着赵云的回返关中一道前来了此地。
身为乔琰的屯田校尉,又已经有了在凉州从事屯田之事的经验,给他换到这里来,还不至于让他手忙脚乱,也可算是对他的磨炼。
而赵云所要负责的,则是从散关到长安一路上,益州方向而来的四条要道的戍守。
也即散关道、斜谷道、骆谷道以及子午谷。
因徐庶在早先就被乔琰委任了益州方面的事务,此时便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与赵云配合的军师,杨丰则作为赵云的副将,协助其完成戍守工作。
相当于是将赵云从短暂行使的文职转回了武职。
长安周边,从郿坞到华阴之间的民田事项,则被乔琰交到了程昱的手中。
当然,程昱抵达长安的时候,已经是赵云回返凉州那道指令下达的一个月后了。
乔琰也早已经和卢植王允等人商议出了关中区域内民田和军田的范围。
此时这张由长安城中官员整理出的图册,直接交到了程昱的手上。
程昱将图册翻了翻,说道“看起来君侯还未打算顺势拿下整个司隶。”
在这图册中的屯田区域,只局限于三辅区域,终结于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潼关。
乔琰回道“别人觉得我可以这么做,与我自己要这么做,还是有些区别的,三辅叛贼尽诛,已将我们需要管控的地盘扩大了太多,现在就和兖州豫州交界也未必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