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听到他说的表兄弟和表舅的时候,乔琰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我这边可收不起他袁本初的儿子。”
袁绍也当然不会将什么袁谭袁尚给送到此处来。
她又问道“不过说起来,你对你表舅说话这么促狭,也不怕影响你父母之间门的关系”
杨修回她“汝南袁氏又不是人人都站在同一边的,何况我外祖父与袁本初的父亲乃是堂兄弟而已,这中间门还间门隔了一层关系,就连表舅这种称呼我还是第一次喊。”
说到这里,他差点就没能维持住自己从容的神情。
谁让这称呼真是怎么听怎么奇怪。
所幸,在他自己膈应得不轻的同时,也对袁绍造成了重磅伤害。
但或许,在那邺城中,要觉得日子更难熬的还是伏完。
阳安长公主最开始和伏完和离的时候,为了防止伏完不让她带走伏雅,她说的并不是全部的真相。
只说和离也只是一出权宜之计而已,是为了让他们一家子的买卖别砸在一个篮子里。
伏完本以为,长公主去了并州,离开了对她来说熟悉的洛阳,未必再能保持住身为公主的体面。
那素来以荒凉动乱出名的并州更会让她憔悴不少。
但这一回,他何止是看到,刘华风风光光地带着俊俏武将打邺城街头策马而过,模样比起当年更显气派年轻。
她所穿着的棉衣引领起了上流贵族中的潮流,不乏被人恭维打探。
伏完还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有若晴天霹雳的消息。
阳安长公主亲口告诉他,当年的和离就是和离,就当是假戏真做好了。
而她如今在并州过得好得很,一点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若是伏完在邺城混得也就这样,倒不如将伏德也交给她培养。
伏完气了个够呛。
偏偏他都走到这一步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换立场,从邺城跳槽到并州去。
他只能硬着头皮听完了刘华对他当年选择邺城一方,罔顾大汉脸面的指责,也煎熬地等到了阳安长公主回返并州的这一日。
比起袁绍顶多就是看得到棉花吃不到的情况,伏完受到的打击要直截了当得多了。
回返并州之后,刘华也根本没将伏完的情况放在心上,而是直接和依然留在此地的麋竺,商讨起了棉布的销售之事。
按照乔琰给出的建议是,让长公主设计图样,由麋竺来抬价出售。
但光是如此还不够。
她不只打算以“阳安长公主同款”这样的噱头,来从世家豪族女子手上赚钱,还需要一些贵族与上位者来替此物打出名声。
袁绍这家伙短期内怕是会对棉衣有点心理阴影了,不太适合,但有几个人可以。
豫州牧袁术,徐州牧陶谦,以及身在扬州的孙策。
这便是自上而下的品牌效应了。
也正好让麋竺在回返徐州的这一路上按照顺序走一遭。
所以阳安长公主所开的服饰店还得针对这三人,设计合适的衣衫。
不过说到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