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不能是这个唯一。
但正如乔琰跟荀彧所说的那样,这个坐镇弘文馆的不仅需要有辨别务实人才的特质,还需要有不与人结党营私的品行,就足够将其门槛拔高到一定水准。
他便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便如君侯所说,此人需要满足这样的两个特质,可有些满足此条件的人,担任这个位置又多有不妥。资历太高地位也太高的馆主,哪怕不是他本人希望形成这样的联合关系,同为他选拔的人也会因为这个名头而聚拢在一起。”
和荀彧一样履历不丰、能力极高却持身清正的,实在是太少了。
乔琰回道“我有几个人选,只是在同时将他们委任其中还是以轮岗的方式安排上,稍微有些犹豫。”
程昱在旁问道“若我没猜错的话,这个人选里应该有王子师”
“不错,”乔琰拊掌回道,“王子师乃是并州出身,但并州的人才大多不需要走弘文馆路线。”
三互法这种规则可不涉及底层官员,这意味着并州内的人才要么已经被各郡太守给收拢到了麾下,要么就是还在乐平书院就读,又或者
这些人对并州真正的实力要远比其他各州的人看得清楚,比起弘文馆,他们大概要更乐意直接到乔琰门下前来自荐。
这也就意味着王允所能从中选到的人,少有与之可以谈论同乡情谊的。
此外,莫要忘了,王允身上还背负着将天子弄丢的罪名。
在外人看来,正是因为有王允的配合,李傕才能折腾出一个假冒的天子来,也能征调出一支队伍,以至于让天子最终为他所劫掳。
这种罪过并未被人摆在明面上说,可王允确实是要为之负责的。
这也就意味着,他所举荐的人可能并不敢与他有太深厚的私交。
根据以上几点来看,王允实在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程昱便问“不知君侯所想的另外人选是谁”
乔琰回道“陈元方和崔州平。”
陈纪陈元方这个人,都用不着乔琰去逮人了,因为他就在此地。
此前董卓为祸洛阳的时候,陈纪和荀爽一样也是被征用的倒霉蛋,因其与荀爽私交甚好,也跟着一并来了长安。
陈纪的为官经验不多,但他自小跟着父亲陈寔,将官场人心看得分明。
而若论其品行,更是无有可以指摘之处。
尤其有意思的是,他自身的品行很高,却很烦空有形式无有真情的虚伪举动。
此处特指应付举孝廉而在孝道上表现出的形式主义。
乔琰想着,他的年龄也已经有些大了,让他去处理朝政上的事情难免有心无力,正好放在弘文馆里做个道德标杆。
此外,在将陈纪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后,有一个人落到她手里,也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正是陈纪的儿子陈群。
他在历史上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九品中正制也是他提出的。
后者就算了,前者对乔琰来说还是极有用的。
他也确实到了出仕的年龄。
至于崔州平,他同样可以安排在此地。
早在去年的八月里,在乔琰还身在凉州和那些武威豪强打交道的时候,戏志才和郭嘉就已经在讨论将崔钧给召来并州做事了。
崔烈毕竟年纪也不算小了,崔钧与其在安平赋闲,观望时局,还不如来并州协助老父亲处理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