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诸葛亮很是不忿一点,将庞统送来此地确认他无虞的堂兄庞山民,居然在见到了诸葛亮的二姐后,死缠烂打地也留在了乐平,但堂兄的事情不能连坐到堂弟,还是提醒一下庞统为好。
他出于直觉,乔琰可能只是随手干出了这送奖励礼物一事。
她甚至可能在送出之前都不知道月考第一是谁。
不过若要乔琰自己说的话,这可能也不能算是随手。
乐平书院中学子的年龄普遍不大,她这算是做了个先期测试。
诚然,在棉花的产量还不足以供给人人有棉衣可穿的情况下,除了用于高价出售赚士族钱财的棉布衣服之外,她没打算加入棉花玩偶的制作。但过上几年呢
她策马行上子午岭之上秦直道的时候,目光便下意识地朝着东面的上郡看去。
因第一批棉花田的面积只有二百多亩,今年扩散耕作也只是扩散到了千余亩的数量,在整片上郡田地的范围内依然是不起眼的区域,故而当她在这登临高处的位置看去,也并不能看到那些棉花田的踪影。
但总有一日,她会让棉田成为不再需要遮遮掩掩的东西,成为上郡,乃至于是更大的范围内独树一帜的景观。
也总有一日,会让人人都能穿得起棉衣,甚至让棉花玩具成为一种生活中的常见之物。
她一扯缰绳,朝着南方而去。
后头跟随她一道回返长安的车驾中,装着的正是从并州开采出的石灰石、粘土、石膏,以及冶铁所生产出的矿渣。
这些东西会被送往长安做出进一步的加工。
当她回返长安后,也很快选定了这条水泥路所在的位置。
对如今的长安城来说,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从南面来的。
兖州豫州方向的人要想前来,还需要通过入潼关之前的漫长路程,故而绝大多数的人,哪怕是抱着迁移的想法,也只会止步在河南尹的地界上。
更多来投的还是益州和荆州的人。
那么这等具有长安标志意义的“奇观”,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放在长安城偏南边的位置。
又考虑到眼下是春季而不是夏季,水泥路的养护期要有将近两个月,这期间不能有任何人与车马践踏在上面
她思前想后,盯上了刘虞在登基那日走过的御道。
这无疑可以在不影响其他道路正常走动的情况下,利用一下长安民众的固有认知,以确保它在固化之前不会遭到人为的破坏。
干这种改造和之前调整长安城中的布局不同,还是要跟刘虞报备一下的。
之后这条路纳入长安的标志宣传之中,需要开放给民众走动,也是要跟刘虞这位天子报备的。
所以在抵达长安的第二日,她就向着宫中递出了觐见的奏表。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在她入殿觐见的时候,上首的刘虞朝着她投来的打量目光,很像是在评估
她是不是因为将兖州乔氏这个宗族给切分了出去,在情绪上依然有些不虞,故而早早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件事物上,以防自己再去多想那些糟心事。
但在听着乔琰将此事陈说后,他的思绪又被带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