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必然是乔琰麾下的栋梁之材。
也就是在有些时候,还能从他们的表现中看出一点孩子气来,比如说吕令雎将鲁肃看做了她头一次参与实际战斗的战利品,将他很是认真地看守着,再比如说,他们现在讨论的话题。
鲁肃不太确定他们接下来到底要做出何种举动,只隐约能听得出来,他们将要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执行需要运气好一点,而运气差的,就要被留在这里。
评判运气的标准,就是之前负责协防的地点有没有遇到从徐州北面而来的敌人。
顺着淮河布置的疏漏之处一共有三个地方,对应着三个布置陷阱的人。
按理来说这三处都有可能会遇到敌人,但这一次从北面来袭的只有两路人。
所以理所当然的是,没有遭到袭击的这一处,就是运气差的。
“你们靠这个来决定运气,是不是太武断了一点”庞统郁闷地窝在一边,出声问道。
他们具体的配合组合是
太史慈、郭淮和司马懿。
吕令雎、甘宁和诸葛亮。
张杨、张懿和庞统。
毫无疑问,在诸葛亮、庞统和司马懿三人之中,唯独没有遇上敌人的就是他。
“我们这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啊,”作为书院的大姐头,也是这趟出行的书院学子中武力值最高的一员,吕令雎很有领导风范地拍了拍庞统的肩膀,以示安慰。
“你想想,虽然我们有了坚实的航船,有了给航船指示方向的罗盘和君侯又让人送来的导航车,但是既然是海航,总还是要面对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让你参与此事还是对你的负责。”
“你甚至还能继续协助徐州战局。”司马懿在旁接话道。
要不是有了个选人标准,按照司马懿在前来徐州之前的想法,他其实是想担负起这个责任的,可惜现在还是要按照规则做事。
诸葛亮随即接了一句,“士元因前两日这一出,也算是和张州牧与张将军都有些配合经验了。”
庞统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孔明啊,你管没遇上敌人的蹲守,叫做有配合经验”
也不对,如果非要说的话,可能确实是有一点的。
在确定他们这边赶巧成了轮空之后,张杨直接提议,让他们也别白来,用火光来吸引一批蝗虫到访,而后将它们都给烧了,这么做也算是剿灭了一点敌人。
只能说,唯一让人觉得庆幸的是,张懿和张杨都算是好相处的人,也没觉得他年轻就会有太多考虑不周之处,甚至因为乔琰当年对他的凤雏评价,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待。
等到周瑜回返之后,他的同盟中也还能多了个聪明人。
要面对徐州这出南北争锋的局面,大概能少掉不少压力。
庞统回话之间朝着鲁肃扫了一眼,不出意外地看到在鲁肃的脸上出现了几分迷茫之色。
也不怪鲁肃会有这种表现。
他们这些从乐平书院来的学生参与到了徐州的战局之中,可以理解。
但在方才吕令雎用来劝说他接受现实的话中,却透露出来了一个不该出现在此时的词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