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对付山越的方法,无外乎就是从他们最为重视的事情上着手。
对这些山中凶蛮而言,最重要的只有一样吃饱饭。
按照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后来提出的一套对山越标准做法中所说的那样,便是趁着山越在秋收之前的筹备中提早一步收获走他们的粮食,与此同时截断他们出山的道路,进而切断粮食供给的渠道,采取只围不打的方针。
山中草木可用于食用的的确不在少数,但人无米粮扛饿,便是铁打的身子也不成,届时就算是为了博一条出路,这些山越民众也不得不从山地转战到平原地界上来。
这确实行之有效,可也得到了秋收之后才有操作的余地,那所谓的“围而不打”也需要有足够的人手和对地形的熟知来完成,起码不是乔琰眼下可以做到的。
先用祖郎之死和泾县山越的败绩作为震慑也便足够了。
“君侯此举是要给山越看个态度,我儿虽死,扬州军卒却并未丧失斗志,依然能给他们以一重击。”吴夫人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合该如此的。至于君侯不能说之事,我就不多置喙了。”
“第三路”乔琰迟疑了一瞬,方才说道“和公瑾有关。”
提到周瑜,吴夫人的脸上也不免露出了几分怔楞之色。
是啊,孙策身死到如今已有七八日的时间了,吴夫人见到的孙策旧部也不在少数了,但这其中唯独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
周瑜。
和孙策年少相识引为知己,又在这收复扬州之中配合默契的周瑜。
就算是他在徐州境内,要将这个消息送达到他的手里会耽搁些时间,但扬州此等惊变之下,周瑜还未曾出现,无疑不是个正常的讯号。
唯一的一个解释便是
“公瑾此刻是否正在危险之中”吴夫人连忙问道。
“不错,徐州那边的消息传来,伯符意图围剿泾县之时,他便已打算撤军了,可惜在半路上遭到了张翼德的围追堵截,以至于被困淮阴。刘玄德率部南下,齐聚中路,让公瑾更无法脱困得出。”
“我有意让义公、公奕与仲业率部北上驰援,不过这个驰援之法,还有些需要商榷之处。”
令韩当、蒋钦和文聘驰援徐州
在乔琰先前对扬州内部有了种种条理分明的安排后确实可行。
但她这一句“商榷之处”,却让吴夫人听出了几分潜藏的意思,“此言何解”
乔琰回道“扬州内乱未平,徐州若还是眼下的情况,总有顾此失彼的一日。与其如此,还不如行那剜疮去疾之举”
吴夫人脸上焦虑之色一闪而过,“君侯莫非要舍弃公瑾”
“不,当然不是。”乔琰拍了拍吴夫人的手以示安抚。
周瑜和孙策之间的交情是曾经登堂拜母的程度,吴夫人将周瑜视为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孙策已死,周瑜若还出事,无疑是要在她的身上再捅上一刀。
而无论是出于安吴夫人之心的想法,还是出于稳定扬州局势的必要,周瑜都还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