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和他的情感相悖,他的理智在告诉他,张飞说的极有可能是真的
若这是谎话的话,他们没必要编造出这样多听来就很假的消息。
比如说什么乔琰会从原本的坐镇洛阳转为亲自前往扬州。
比如说她会在短短数日的时间内就将祖郎从黟山之中捉出。
这些事情放在别人身上匪夷所思,放在他一度往长安拜访过的那位大司马身上却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可这又哪里是在轻而易举之间就能完善至此的谎言。
张飞将话说得如此之顺,让周瑜的心中已自然而然地生出了天平倾向。
孙策身亡这四个字就变成了血淋淋晃在他面前的字眼。
这要让他如何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又要如何在此时做出决断
更可悲的是,他现在只能去赌,他的猜测是正确的,只因他已被困在此地太久,根本无法得到准确的扬州方面情报,偏偏他作为此地的统帅,必须快速做出应对。
否则轻则便是徐州北部的刘备势力占据徐州以南,原本推进到淮河一带的战线重新丢失,重则他和他的下属都丢了性命。
他也必须尽快做出敌我之间的辨别。
尤其是乔琰。
这位大司马已经因为贾诩的存在和其所享有的权柄遭到过他的怀疑,只是先前贾诩隐晦表达了怀疑无用的意思,加上战情紧急,这才让他暂时将这种想法给压制了下去。
但此刻,在她极有可能在一个太过凑巧的时间抵达扬州的情况下,周瑜不得不将这个怀疑重新翻出来。
想到昔年孙策从她这里得到的种种支持,想到长安会面之中他所见所闻,想到在这天下局势翻覆中她的每一步棋,周瑜都觉得
要分辨清楚她到底是敌是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现在,他需要战定一个立场了。
迟疑不决在战场上远比决断失败还要算是一件坏事
“来人”
听到周瑜这斩钉截铁的发号施令之声,他的下属连忙凑到了他的面前。“我等即刻”
他话未说完,忽听在淮阴北面戍守的一名士卒朝着他跑了过来,说道“北面敌军退去后不久,有两人抵达城下,前来求见将军。”
“她们说,她们是乐平乔氏的人,奉大司马之命求见将军。”
乐平乔氏
周瑜的眉头微微一皱。
倘若他没有记错的话,自乔琰因兖州乔氏的举动单独分宗,以乐平乔氏为独立一支后,被归并在乐平乔氏的人中,只有一个乔瑁留下的女儿乔真,为何会又多出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