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盟友”。
也是一个最成功的旁观者。
袁绍哪里会想到,自己邀请曹操前来邺城的邀约居然会遭到拒绝
在曹操那消息传来的那一刻,他脸上的表情卡壳了好一会儿,才从下属来报中的“曹操因为虎牢关之约暂时不能前来”中反应过来。
身在此地的许攸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下一刻他就看到袁绍一把将面前的文书给砸了出去,几乎是以拍案而起的姿态站了起来。“赴约是他疯了还是我疯了”
袁绍连等待曹操抵达邺城后该当以何种方式招待于他都想好了,甚至已将与曹操商定将曹昂留于邺城为官、迎娶袁氏女的计划在嘴边演练了数次,可他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这比起乔琰取得了攻占徐州北部的胜利,还要像是一个巴掌甩在了他的脸上。
毕竟,徐州北部的易主只是丢了半个州而已,可若是曹操直接选择倒戈到长安那头去,却几乎是将两州的地盘送到乔琰的手中了
袁绍不会连这点算术都算不清楚。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袁绍甚至没管有人在场,已暴怒喝道“曹阿瞒何敢如此欺我”
眼下的局势里他确实不是乔琰的对手,但他自忖自己的实力和曹操相比却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若是趁着乔琰刚刚出兵未回之际先将曹操给解决了,也未尝不可
就算拼了个两败俱伤让乔琰来上一出黄雀在后,也总好过受这等窝囊气。
“明公不必这般生怒,”许攸开口说道,“曹兖州既让其谋主亲自前来与明公交代此事,并不是要倒戈过去的意思。”
这个举动还是有些微妙的。
倘若曹操真有要因徐州之变,袁绍这方的优势进一步削减,便要直接倒戈到长安朝廷那头去,他大可以用更加敷衍的方式来应对袁绍。
到时候袁绍对他出兵,他也正好在发兵抗衡之前完成阵营的转换。
如此一来,连换个立场的理由都有了。
可陈宫一来,与曹操亲自前来解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审配在旁补充道“我赞同子远的看法,既然是陈公台到了,明公不如听听看他的说法。与其说这是曹孟德对邺城天子不敬,对明公持有敷衍之心,不如说他这是要给自己谋求到更多的利益。”
曹操是多精明的一个人,若是说他会在这等情形下还因为袁绍的一句邀约直接送上门来,那才不像是他会做出的事情。
袁绍迟疑地站在原地沉吟了片刻。
刚获知曹约的愤怒在重新思忖他和曹操此刻的地位后逐渐收敛回去了几分。
眼下曹操还愿意让人来做出的解释,竟的确已是对他的“优待”了。
他长出了一口气,心中很难不对自己此刻的境遇感到一种发泄不出的憋屈,却还是一边让人将那封被扔出去的书信捡回来,一边让人将陈宫给请进来。
不过当陈宫踏入此地的时候,依然不难从袁绍的脸上看到未曾彻底消退的不悦神情。
他徐徐朝着对方行了一礼,开口道“曹兖州令我向袁青州陈说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