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昭六年的海航收获在元昭七年已经看到成效了,之前也有人说,这是对于太祖来说最合适的生下继承人时间,但这不是全部的理由。
太祖登基七年之间,对妇科医术的大力推行,应该也是促成她决定培养亲生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橡胶手套这个东西也是在元昭七年夏天出现的,而且很快就被紧锣密鼓投入手术使用中了。
同时因为橡胶的存在,烈酒蒸馏的密闭性要远比之前好很多,可以更
好地用于医用消毒。
从理论上来说,太祖的身体比后来的武帝还要好得多,应该不需要担心在生子之中出事,但摊子越大责任也就越重,这种事情是开不得玩笑的,作为陛下也需要给后面的人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138饺子蘸糖
科学生育,对两千年前来说真的好难。
139楼主
是啊,我记得蔡徽瑜同父同母的兄弟就是因为出生体弱,加上当时条件太差,两个孩子只能保一个,就这么没了,也导致她出生的时候,距离她兄弟过世都已经有一十多年的间隔了。
还是因为太祖不遗余力地支持医疗发展,尤其是妇科医疗发展,才能有这个结果。
140舍予
这个妇科独立配享太庙
141一个路人
楼上你扶额注意一下语境。
142舍予
哦对,人家不用我说,大雍的轩辕阁早就把华佗那些医者给列上去了。
143是桓不是恒
仔细一算,大雍的历代皇帝都很长寿,相比东汉幼儿园哦算了,这么对比有点欺负人家。看看楼主主楼都说了,大雍开始面对真正的考验还是在皇位从三代传到四代手里的时候,恰好赶上了天灾频频和开国之君过世,但因为上头还有太上皇,也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甚至还能找想要趁机占便宜的邻居麻烦。
144你大姐还是你大姐
想占便宜的又不只那个,就南匈奴那个于夫罗他儿子刘豹,在太宗在位时期不也折腾出了点风浪吗结果没想到被打得抱头鼠窜。
看我id,应景。
145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条了。
在确立了天子和皇储的身体康健之后,奠定了优良传统之后,雍太祖考虑的就是对后嗣脾性的栽培。
现在是不用打仗了,但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面对外敌的来犯呢这可不好说。
做天子的或许不用御驾亲征,但是马上骑射功夫不能差,要的是有一份强敌在前也岿然不动的底气。
太祖四十六岁那年,还带着年仅十六的女儿北上鲜卑之地讨伐域外脱离掌控的部落,又在回程之时重走了一遍白道川之路。
这个经历在史书中的记载比较简略,因为比起太祖陛下纵横沙场无一败绩的战果,其实不是那么值得夸耀,但是在王粲的记载中这段教子被写得很详细。
新教材版本的中学课本上有。
146饺子蘸糖
什么,凭什么不给我们这些人补上
147刀刀刀刀
因为你的id太魔鬼了。我们太祖陛下弄出来的酱油就是为了对抗你这种异类的吧
148饺子蘸糖
瞎说,明明是先有酱油后有饺子,当我没学过历史吗
149刀刀刀刀
好吧,那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到会自己查资料的年纪了。
153今天也想跟乔皇贴贴
我学过这段。
王粲说反思了一下自己父亲早年间对他的教导方式,再看太祖对太宗的这出,才知道何为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出兵袭扰其中部落的时候,太祖把队伍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女儿,让她在不用狐假虎威法子的情况下完成对敌军的击破。
只有十六岁的太宗想出的办法是,先用她手下的这支队伍去打另外一个小部落,在进攻之中把他们驱赶到母亲选定的目标境内,让提前埋伏在另一侧的队伍突然杀出。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说,太宗的储君位置虽然在她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顶上了,但真正被确立,可能还是经过这一出。
154阔乐不加冰
所以她在折腾完了这一出之后还有闲情逸致写话本子狗头
155谁占了我的id
然后还被评价为建议加入乐高月报狗头
156楼主
混蛋,给太宗一点面子
157琰琰其光
我发现了,楼主的口头禅就是“混蛋”。
158舍予
很符合太宗粉混论坛混不过别人的刻板认知。
159阿恒真绝色
喂喂喂,我们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好吧。
太宗实绩在手,吵架也能吵。
萨珊王朝建立之后和大雍产生摩擦的时间基本都在太宗在位期间,全是被太宗和其部将打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