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邓艾、孔豫、曹节是她早就看好作为乔桓的陪读,现在又多出了孙鲁班、司马昭、张菖蒲等人,这些孩子在打打闹闹之余,也未曾忘记进学的初衷,也已经渐渐形成了以乔桓为其中领袖的趋势,她显然是乐见其成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还远不到会被以为在结党营私的地步,也就让这等相处中更多了几分纯粹。
不过,真正聪明的应当已经猜出些东西了。
从十月末到次年元旦之前,是乔琰麾下众外派臣子回返述职的高峰。
已经摆脱了禁酒惩处的郭嘉在自兖州回返的时候便同她提及,郭奕从乐平书院送了一封信给他,其中便提到了化名为穆桓的乔桓,并在信中问道,“穆桓”是否与陛下的继承人有些关联,他到底应当选择以何种方式与对方相处。
几乎是前后脚的工夫,接替曹昂出任汉中太守的诸葛瑾也有了个类似的问题。
乔琰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而是回问了一句,“以奉孝和子瑜看来,淮序可能驾驭诸人否”
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已经从乔桓在乐平书院这一年的行事之中完全能够看个清楚了。
当然可以
或许她所用的手段,多是因其年少才能发挥出作用。但在最后达成的结果面前,这些都没有那么重要。
何况,谁说年龄不是乔桓最大的优势之一呢
在零陵先贤传之中有一段不知真假的记录,说的是曹操在曹冲死后,将其伴读周不疑,以曹丕无法驾驭此人为由刺杀。
以此文写于晋朝,且出自司马氏手笔来看,其中到底有多少可信度着实不好说,但这其中倒是道出了一件事
聪明人在手下太多,便要将其解决吗
御下之法又不是和人比较智商,乔琰明白这个道理,以如今乔桓的种种表现来看,她也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郭奕和诸葛恪实在不必因为看穿了乔桓的身份,而在相处之间抱有什么负担。
淮序在她、戏志才、蔡昭姬、蔡邕还有各方众人的教导之下,已逐渐有了未来执掌天下权柄的风采,现在让她当个乐平书院里的孩子王又能如何呢
而相比于郭嘉和诸葛瑾,司马懿就要倒霉多了。
元昭十一年,乔琰将豫州刺史崔钧调回中央,司马懿出任豫州刺史,和司马朗一个在豫一个在扬。这既算是对他们的器重,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压力
。
更让司马懿感到煎熬的是,豫州刺史该当算是天子脚下的重臣,却在此番回返洛阳述职后当先听到乔琰问道“仲达的两个儿子既已认出了淮序的身份,为何不干脆说明白呢”
“子上是何种身份,乐平书院之中无人不知,忽然给人做起了跟班,要让人如何想”
司马懿“”
等等,这是发生了何事
为什么他之前完全不知道
他对于长子司马师的处事稳妥过于相信了,他也并不知道乔琰将乔桓给送去了乐平书院,以至于司马师和司马昭二人虽然没有开罪于乔桓,却无疑是做了一件令陛下大为不满的举动。
司马懿战战兢兢地听着乔琰说着乐平书院之中的种种,尤其是听到司马昭在司马师的判断之下给乔桓当了跟班,只觉眼前一黑。
别看陛下此刻在夸赞,今年入冬之时,因甘宁海航归来,海图再行刷新,并在乐平书院中应景地举办了船只改良方向的开动脑筋活动,司马昭协助于乔桓夺得了二年级学生里的头名,但这到底是在夸赞还是在敲打,司马懿绝不会听不明白
“起来吧,”乔琰一边执笔在司马懿呈递的公文上批复,一边开口回道“司马子元和子上都是俊才人物,有所考量也在所难免。但方今天下之事,不过是能者居上,达者优先而已,岂能因一孩童之喜好左右时局,你说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