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川不理会他的打趣,问道“平王在京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孙夏没说话,只是摇头。
徐云川不解地看着他“你不说话只摇头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公孙夏说,“我所知道的都是京城所有人都知道的消息。平王母亲是宫娥出身,不受宠,十五岁封王出宫建府,十六岁被指派去鸿胪寺当差,卷入芙蓉院走水案中,被陛下罚了。他气不过便跪着求陛下将他发配到南越,当然,现在看来未必是气不过。”
很明显,平王在南越的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手底下有一大帮子人,还有不少赚钱的产业,自己常住广州,有时候还偷跑去其他地方,比在京城中畅快自由多了。
徐云川翻了个白眼送给他“你怎么知道的还不如我多”
公孙夏气笑了“你半夜不睡觉,来吵醒我,反而嫌我,好,那你跟我说说,你又怎么认识平王的。”
徐云川想起当初那个拿着礼物登门拜访,客客气气的少年,再想起今日池家、谭家等这些流放百姓所说的事,心里感慨万千,将当初的一幕原原本本道出“
平王出淤泥而不染,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仍保持着一颗良善的赤子之心,实为难得”
公孙夏也很惊讶。毕竟徐云川会被流放到南越这种事谁也没法预料,平王当初那么做,只能是为了谭家人,就因为同情那家里的老人孩子,他就出钱出力,还将人弄过来安置,这心肠确实没话说。
在这点上,跟徐云川不谋而合了。
难怪徐云川反应这么大,晚上都睡不着。
但他毕竟是在京城官场混了十几年的,脑子里想得要比徐云川多多了。他轻轻敲着桌子淡淡地说“平王确实心善,做买卖也有一手,短短两年就挣下这么大的家业,兴泰也被他治理得不错。但今日之事咱们恐怕是被于子林牵着鼻子走了”
徐云川没法反驳,其余于子林在连州就可以直说的,但他偏偏不,非要勾着他们到兴泰,让他们亲眼目睹兴泰的情况。
这存在着什么心思,大家心里都有几分数。
“那你说今天这事是他的意思,还是平王的意思”徐云川问。
公孙夏沉思片刻后道“应该是于子林的意思,若平王想拉拢我们,让我们为他所用,今日就不会不在。这事看起来应该是于子林自作主张。”
因为他去连州,徐云川想见流放的人都是临时起意,于子林也来不及跟这边提前商量好。
徐云川点头“有道理。”
公孙夏眼底的兴味越来越浓。这个七皇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让于子林这么替他卖命。徐云川没在京城做过官,很多情况不了解,但他可是知道,陈怀义启复后,完全有办法将于子林弄回京的。
但现在都两年了,于子林还留在这里,这到底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陈怀义的意思他们这对师生就如此看好平王
“过阵子,咱们乔装去广州会会平王”公孙夏很快便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