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进宫就是武嫔,虽有皇后撑腰,但她也只是脸蛋出众些,家世却并不显赫,家里如今甚至连有些潜邸来的贵人常在都比不上。
众人早就不服了。只道是皇后偏心,有了新人抬举,就将老人丢在脑后。着实是令人心寒。
“这景阳宫里虽没有主位,都住的都是无宠且从潜邸来的贵人常在们,原本武氏在颁金节大宴上大出风头,她们这些贵人常在连入席都没有资格,还有另外的地方用膳。这心里头就不痛快了。如今武氏被皇上降为答应扔过去,她们岂肯放过她必然是要吃些苦头的。”
宫里磋磨人的手段多了,武氏落入了狼窝里,平日里仗着皇后撑腰不修善缘,这个时候连皇后都将她作为弃子了,自然是没有人帮助她的。
风丹也跟着凑趣“奴才听说,这武氏在家里原本是庶出的,是她家里的姨娘生的她。因为前两年正室夫人病逝了,她阿玛才将姨娘抬正了,她也就成了家里的正经小姐。”
“那姨娘听说手段多的很,哄的家里的爷们都听她的。这姨娘的手段再花哨,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却偏偏叫这武氏耳濡目染都学了去。今儿这两出,武氏才会闹成这样。”
“奴才听见,那武氏被送去景阳宫时,嘴里还在喃喃自语,说她都是跟着她额娘学的,怎么就不管用了呢她也不想想,咱们万岁爷是何等风姿,怎会被她这种伎俩蒙蔽呢这人为了争宠真是昏了头了,进宫学的规矩怕是都没放在眼里呢。”
年姒玉这才晓得,原来这武氏是家学渊源。难怪会干出这么蠢的事来。
天气越往后就越发的冷了。
年姒玉不出门,就在翊坤宫里吃吃喝喝的,到了日子就去给皇后给太后请安。
有了武氏的事,皇后也安静下来,不找她的麻烦了。
太后那边待她也和善得很。
就是天气太冷了,六阿哥和四格格年纪还小,不能抱去慈宁宫给太后瞧,便只能等着天气暖和再带出去了。
胤禛倒是少来翊坤宫了。大约是新年要到了,将要过节封笔一月,他要忙的事更多,还要考校官员,放假前不抓点紧,放假后再上朝怕是众臣就要懒怠了。
胤禛就多在养心殿盯着,十来天都没进过后宫了。
他不来,年姒玉就自己消遣。
冬日里御膳房的供应也是足足的,她就换着花样叫桂陵折腾,最近翊坤宫的伙食就特别好,人人都吃得饱穿得暖。翊坤宫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
六阿哥和四格格又长大了许多,年姒玉自己吃得好,也会给孩子预备点奶水之外他们能用的吃食。
导致六阿哥和四格格每每瞧见她,都张着胳膊挥舞,十分的兴奋。他们还不大会讲话,但是很努力的在讲话,教姨母不会,教皇阿玛,就只会喊吗。
每回都逗得年姒玉笑得不行。
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周岁就快到了,年姒玉想着,不知胤禛是个什么意思,下回来她得问问,看看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周岁怎么过。
孩子还小,皇贵妃过世未满一年,他们这些人便罢了,孩子也不知守不守。
叫年姒玉这朵花来看,守不守的,尽心就是了。
皇贵妃那样心善的好人,也不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委屈的。可这儿是宫里,宫里也有宫里的规矩,还是得瞧瞧他们的皇阿玛是怎么打算的。
这日难得是个大晴天,年姒玉瞧着六阿哥和四格格在软塌上玩累了,就让奶娘抱着孩子回去歇着了。
她临窗坐着,瞧着银红春红在那儿收拾孩子们散乱的玩具。
姚黄打起帘子进来,到了年姒玉跟前来,轻声说“主子,适才四格格身边的奶娘同奴才说,六阿哥的奶娘怕是有些不妥当。”
胤禛疼爱六阿哥和四格格,在两个孩子身边各放了三个奶娘。
六个奶娘各司其职,互不相扰。六阿哥的奶娘就只管六阿哥,四格格的奶娘就只管四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