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可不知道,还有一群人正在崩溃孔子的相貌,在孔子讲完之后,又换了新的场景。
一位身穿短褐,脚踩跂蹻草鞋的中年男人,正削制着一根箭杆,边削,边对面前的弟子们讲道
“兼相爱,交相利”
汉朝
终于走到长安的墨家钜子,泪流满面。
“两千年后的后人,居然还记得墨家先贤之说”
天幕又是一转,将当时的诸子百家代表思想一一放出。
名家,白马非马。
阴阳家,五行之说。
纵横家,合纵连横。
杂家,博采众议,兼收并蓄。
农家,民并耕而食,君与民同耕。
兵家,论战。
医家,行医治病。
唐朝
随着天幕放出的思想越来越多,原本纠结孔子外貌的各地文人,逐渐安静了下来。
他们屏住呼吸,仰头望天,纵然有些内容与现在相驳,颇有些大逆不道,也未曾出言呵斥,而是静静的观看。
这就是千年之前的先贤啊。
原来,千年之前,居然有这么多的思想,每一个都如此的璀璨,而我们,却毫不知晓
皇宫。
“这是,文以载道啊。”
李世民看着天幕,莫名的心潮澎湃起来。
天幕上的人,不仅是战国时的先贤,更是他们的先祖啊
“观音婢,这后世之人考古,也不见得全都是坏事。”说着,李世民又道
“若是以今事古,千年之后,后世对我大唐,还能知道多少呢”
这不是有感而发,而是事实。
陇西李氏的藏书也算丰富,甚至还有从晋朝传下来的竹简源本,可藏书那么丰厚,对于千年前的记载还是少的可怜。
他还太过年轻,读书甚少,前面的几家还知道,后面的
那真的是听都没听过了。
他如此,更何况后世。
这世间门没有千年的王朝,漫长时间门会将一切掩埋,纵然生前贵为帝王将相,死后葬入封土高山的帝陵,最终还是要化作一捧黄土。
除了记载,除了遗留下来的文物,还有什么可以证明他们来过
文字最终的体现,则是文以载国。
它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文字的载体,更是对文以载国能不能实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还记得u主说,最早的甲骨文,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致使上下层语言开始不同,致使阶级分化严重吗
竹简的出现,改变了这点。
它廉价易得,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写字,而由于竹简能够承载更多数量的文字,人们开始有时间门去琢磨语句不通顺的问题,虽然还要惜字如金,但语言已经开始变得流畅起来。
这一点,从我们初高中背的文言文中就能看出来。
比如,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