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苏叶开始了自己第二个计划。
给全伦敦大大小小报纸投稿,和其他稿件不一样,严格来说,她是打广告来着。
她写了许多影影绰绰与德国相关的报道,然后让人拿着钞票,去报社让他们有偿登报。
有的写伦敦来了德国某某贵族,为了提前避难来到伦敦,重金购买豪宅,打算常住。
有的写法国某位著名的将军,那位法兰西陛下信任的心腹爱将亲临军队,发表了一番热血沸腾的演讲。
有的说与英国对峙的法队居然撤走了一部分,难道是为了与德国的作战准备
这些新闻其实都是真的,德国贵族来到英国,法国将军入军营巡视,边境对峙的法军换防,没有一件是假的。
但没有详细叙述其中的因由,没交代原因,就把事实摆出来,然后大范围的集中报道,就会让人形成一种错觉。
是真的,德法真的要打仗了,不然不会发生这么多相关的事,德法肯定在做准备。
这种影影绰绰的心理暗示,才是最让人相信的。
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分析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的,当然不会是假的。
实际上,在他们知道德法要打仗的消息后,他们下意识就会关注这方面的消息,然后看到任何与德法相关的报道,就会下意识认为和这件事有关。
就比如,夏洛蒂王后接见了来自德国的贵族,双方进行了友好会晤。
这个在平时看来很正常的消息,放在有心人眼里,就是一种暗示。
德国真的要出事了,所以他们来找身为英国王后的德意志公主夏洛蒂寻求帮助。
英国和法国在打仗,德国也要和法国打仗,那么他们就是天然的同盟。
因此每当德国人和国王,王后,威尔士亲王以及一干王子交谈,在他们眼里,都成了结盟的信号。
于是更加的坚信不疑。
但这还不够,苏叶的目标从来不是那些散户,而是大资本家。
于是她实施了第三个计划。
苏叶收买了外交部和军部某个负责后勤的小职员,让他们站出来辟谣说,绝对没有这回事。
他们信誓旦旦,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听过这种离谱消息,一定是假的。
外交部都没有收到消息,而军部也没有任何异常,所以德法战争一定是假的,是谣言,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啊。
有人半信半疑,怀疑他们是怕泄露了消息,会受到惩罚,于是一个个言语暗示。
“你啥也没说,我不会告诉任何人,这件事是从你嘴里知道的,真的,所以透露一点内幕吧。”
“嗨,你的上司一定和我一样,知道你是一个嘴严的人,所以你就暗示一下我,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两人被这样的问题弄的焦头烂额,一气之下,直接登报表明,绝对绝对不会有战争
这么一来,几乎所有人都信了德法战争即将到来。
拿破仑波拿巴是个疯子,这是全欧洲人的共识。
所有人都认为,只要他坐稳法兰西共和国国王的位置,一定会对全欧洲发动战争,这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