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四郎你也太小气了,吃你几块肉怎么了”白向抓过羊肉抢靳若盘子里的蘸料,“等你去了广都,我请你吃七天的流水宴。”
“不必。扬都花氏和青州白氏没什么交情。”花一棠翻白眼,“吃完了赶紧滚。”
白向又舀了一碗肉粥,就着碗边吸溜,“花四郎,别说我没提醒你,这条道上可不安全,你这马车这么招摇,定会惹出祸事来。”
“花某又不想去什么温泉,也不想看什么小娘子戏水,怎会遇到山匪呢”花一棠笑道。
白向咬牙切齿,“你嘴这么欠,定会遭报应的”
正说着,靳若突然放下手里的盘子,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听了听,瞪着白向,嘴里啧了一声。
白向被瞪得心惊胆战,“怎、怎么了”
林随安笑了,“好徒弟,人头送上门了。”
靳若老大不高兴,擦了擦手上的油,提起身侧的横刀,松了松肩膀,摆了摆脖子,挽了个刀花。
靳若手上的横刀是离开东都前,净门几位长老去东都资深铁匠宏锤锤处特别定制的,以花氏特供精铁打造,造型与千净相同,两尺长,三指宽,缠丝刀柄,银色的刀鞘,刀锋锐利,仅从外表来看,比千净靓丽了许多,但重量只有千净的五分之一。
林随安为此刀起了个拉风的名字,叫“若净”,本意是取“靳若的千净”之意,不想靳若竟理解成“形若千净,神若千净”,感动的不得了。
林随安不得不感慨,若论文学素养,这个徒弟比她强了百倍。
训练了一个多月,靳若的力量、速度都有大幅提升,但比起林随安天生神力还是差了许多,这是天赋,暂时还没有办法弥补,所以林随安调整了教学方案,打算从十净集的刀式入手,或许能有所突破。
只是出现了一个问题。
林随安所持有的十净集残本对于刀法的形容实在太过逗比,师徒俩外加七星想破了头,依然参悟不能,而林随安所学,主要还是依靠肌肉记忆和身体反射,战斗的时候大约能体会出用的是什么招式,但若真要说招式具体长什么样,脚法怎么走,刀势怎么转,手法怎么变,完全两眼一抹黑。
一句话总结,实战无敌,理论菜鸡,只能打,不会教。
纠结了几日,林随安当机立断又又又调整了教学大纲,让靳若也从实战开始,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说。
靳若曾对此提出过异议,当时,林随安背着手,仰望着月亮,幽幽道
“实战时,形势瞬息万变,只有做到心中无招,手下有招,方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当下把靳若忽悠的五体投地才怪。
“师父,你说的办法真能行吗”靳若斜眼瞅着林随安问。
林随安嘬着羊骨头,“行不行试试不就知道了”
白向惊恐,“你、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花一棠叹了口气,“白向啊,你可真是乌鸦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