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转向她叹道“事已至此,不得不去走那条荒僻路了,只请太史丞起一卦,看看这一路吉凶如何。”
姜沃取出铜盘,又细问了些出发时日与路线的消息后,拨转起了手下的铜盘。
她的一举一动都是经过两位师父们训练过得,李淳风说的实在“卦象准不准另说,你得先有种天下尽在吾算中的气势。”
因此姜沃起卦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举手投足便赏心悦目。
外人看来皆不明觉厉这样的卦算出来绝对准,不准就是我没窥懂天机得找自己的问题。
晋王看的不自觉点头。
姜沃算完后,直接道“既是晋王嘱托,我便不说那些吊书袋的隐晦卦象了崔使节这一路西去,虽有苦累,却是平安归来颇有所得的卦象。”姜沃再次端详了一下崔朝的眉眼面骨道“崔使节骨有荣贵,必得晚途安惬,兼年寿久长。想来年少时波折,便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崔朝不想她说的这样干脆,忙起身作揖到底,以表深谢他与姜太史丞素未谋面,却为他起卦,且说的这样分明清晰,毫无云山雾罩的搪塞之语。
谢过姜沃,崔朝再谢晋王姜太史丞肯起卦,靠的是晋王用自己的人情请托。
晋王也禁不住笑了不只是为好友这一路西去平安而欢喜,更为了姜沃待自己的态度诚恳重视。
他可是见过姜沃对自己二哥什么态度
李治记得刚过了元日朝假,袁仙师因病老上折辞官,父皇固挽留于朝中,但袁仙师从此后也只是镇山石,轻易不露面了,太史局的许多公务都下移到新出炉的姜太史丞身上。
于是魏王李泰,便带着王府的几个属官,并路上遇到的弟弟李治,一并往太史局去,说要请这位姜姑娘算一算新岁的运势,言谈中颇有些看不上女子为官,尤其是这样的年轻女子。
李治原不想跟着四哥多混,免得太子哥哥怀疑,但听魏王这个口吻,倒担心他存心去刁难姜沃,就跟了去准备从中转圜。
谁料完全不需他转圜。
魏王带着人呼啦啦来了,颇有些来者不善的找茬样,还强硬要求让她测算今岁吉凶,可有大运。李治一听二哥这说辞,就替姜沃紧张起来一个亲王还要怎么大运可不就是太子下去他做储君姜沃这一卦怎么算都是错的。
就二哥的霸道,要是算出他是霉运,能当场拆了这太史局,但要是算出他有吉运,已经精神很紧绷的太子,必然要大怒,从此视之为仇寇。多少大臣都成了太子跟魏王争锋的炮灰,李治是真的担心姜沃。
谁料姜太史丞听完魏王的话,也只是淡然处之,似玉像端坐莲花台,毫无波澜又令人生敬,回答也是不卑不亢“魏王乃龙子凤孙,命格非寻常人能窥,下官所用铜卦盘,并不足算金玉之身。”
但见魏王坚持要算,姜太史丞便请出一只袁仙师起过卦,带着古老气息的鎏金银杯,掷杯为算。
最后,姜太史丞给了魏王一首谶词“一掷神杯定吉凶,再占重卜转灵通。分明见了今年事,却说明年事不同。”2
魏王便满意接了卦象离去。
就李治看来魏王一见姜太史丞飘然风仪,便有些折服。再见她起卦掷杯,就更是信了九分,最后得了这玄妙的谶词,完全就被说服了,想着连仙师也只能隐隐窥得一分天机,不愧是我,尊贵的龙子魏王
之后捧着这首谶词就回去了,自己越琢磨越高兴,觉得有戏明年事不同,难道明年就是我做太子
很快还给太史局送了一份重礼,说是那日去的匆忙,竟没有贺太史丞升官之礼,实在是唐突。
但就李治看来,姜太史丞其实什么都没说。
这句谶词怎么解释都说得通,太子那边还觉得,这是魏王明年要失宠呢两边都从这卦中看出了自己想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