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真正想达到的目的
换了认真的口吻“此时不能够,不要紧。你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去苦学”
帝后二人就想到了守选制。
姜沃颔首甭管前宰相、现爱州县丞褚遂良做官如何。他的字实在是清朗秀劲。
这便是当时姜沃给裴行俭透漏的皇帝心意。
其实,惦记长孙太尉的不止一人。
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嘛
刑部掌天下刑名、律法、讼狱
“但,也是给他们做个心理预期。”
李勣继续道“当年我掌兵部时,最缺的便是职方官先帝开疆扩土,大唐疆域屡屡外扩,四夷来服。按理来说,各州府舆图三年就该重造一回,然实少擅测制舆图之人。”
英国公府。
倒是裴行俭,姜沃之前举荐他时,皇帝还持有一定保留态度。但此番,这位出身河东裴氏的世家子,能做到这一步,皇帝自是赞许。
李敬业再次闭嘴。
“朕昨夜忽想起一事。”
“今岁试行此资考制后,朕必有功赏。”
帝后二人早就说过,裁官只是手段。
李勣大将军作为尚书左仆射,吏部的动向是瞒不过他的,姜沃也没有瞒过他,而是积极请大将军给提意见。
主要针对的就是荫封子弟
李勣合上从姜沃处拿到的各部授官考制详要。
守旧的朝臣,还在抱怨今年只有五百个新官名额,机灵的朝臣如辛尚书,已经开始琢磨怎么从这五百个人里,多给自家部门划拉几个名额和中用的人才了
辛尚书还抓紧机会跟王老尚书告状“别的不说,老尚书只看原来令侄王侍郎,动不动就坐在这里耽误我们户部的差事,也该多批给我几个官员名额才是”
随着吏部要资考授官的传言和消息越来越多,越来越详实。
皇帝颔首而笑“朕已然往黔州去信了。”
对姜沃,他已经太熟悉了。
“朕希望,十年后,朝臣中士族、勋贵出身者,哪怕以荫位得官,却也觉不由进士入仕,终不为美。”2
姜沃以发传单的架势,将五份公务员招考要求,递到帝后手里。
也难怪安安喜欢。
贞观殿。
兵部的话,李勣大将军根本无需念稿,所需官员皆在他心中,他直接道“兵部掌武官选授、更掌天下军伍、士卒、边境、关隘、山川”
姜沃与帝后二人笑道“今年就提出资官守选制,三年后才能考试,自然是为了吓唬人的。”
李勣也未追究,继续道“你觉得自己六部都可入好,来看看其余几部。”
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吏部此番全然是公心,未有私心。
世家勋贵们忽然觉得从来没有这么一刻,怀念起曾经的太尉长孙无忌怀念起他在朝上一言劝服皇帝的旧事
媚娘转向一直闭目听着的皇帝“足见陛下慧眼,未曾看错人。”
姜沃奉旨来到贞观殿的时候,皇帝正手把手教女儿写字,见姜沃来还摇头笑道“朕给安安寻了许多字帖,尽是书法大家的。安安却是最喜欢褚遂良的字。”
守选制,其实是帝后二人提出来的。
“且朕见兄长信中说起,舅舅这两年颇醉心田圃。唉。以舅舅的性子,若是无事可做百无聊赖,只怕于身体无益啊,朕如何不忧心。”
勋贵子弟,满十六岁可得荫封,所以李敬业三年前,不过十六岁少年郎,就能够被李勣安排到兵部去做实职官。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溜儿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