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意没穿官袍,而是换了常服求见意在表明不以君臣尊卑之分相谈,而以孩子舅舅身份问问你这做爹的,孩子又不要星星月亮,就要个伴读,你咋不给呢
把二凤皇帝的慈父心给搞的软成了棉花,就有一点肯让崔朝回去的口风。是啊,儿子总不能没有朋友吧。自己在他这个岁数的时候,可是整日呼朋引伴纵马射猎。
崔朝便笑道“既如此,如今应了姜太史丞的平安卦,我很该去太史局道谢。”
臣子们无语那您继续哭吧。
姜沃才想到这儿,就听见咚一声,原来是另一个太史局的生员,一见崔朝就呆掉了,魂不守舍往前走,撞到了太史局里无数屏风上的一个,这才回神,正在抱头蹲地。
这叫好饭不怕晚
李治不缺金银珠宝,倒是就缺个新鲜,高兴收了“你带进宫太显眼了,我打发人去抬。”
皇帝对雉奴的疼爱,实不下于太子和魏王
“听王爷的意思,您请姜太史丞给我起了一卦平安的事儿,也过了御前了”
若是封疆大吏回京,一定要先等皇帝召见过后,再见旁人的。但崔朝非此等身系兵权的要紧人,因此递了奏疏上去,等了一日皇帝没召见,他就递名刺进去见晋王了。
崔朝也很关心棉花事,准备回头就去司农寺看一眼。
李治心头一颤,舅舅这是在引着他去争储君位那就是说,舅舅愿意押他
二凤皇帝还有一桩世人不能及的好处他从不用老眼光看人。
就保全自己的吧
再有一事他很放在心上
他做错什么事惹到李仙师了吗
甚至下了口谕给鸿胪寺正卿,以后少叫崔朝出远门,浪费就让他在鸿胪寺负责接见外宾。
原本还想着由晋王转交谢礼,但现在却可以自己去一趟了。
然而到了后,才发现都是白担心。
若说原本的崔朝,已然是绝好相貌,但依旧稍显单薄,像是上好的精细瓷器,美而脆。
于是松口道“等崔家小郎回来,朕见一见他再说。”
二凤皇帝原觉得崔朝也有些倒霉好好的世家子,还是给他修氏族志事上出过大力气的世家子,为了太子那档子事儿,连王府的清闲官也做不成,被弄到西域去做了一回苦差,于是召见前还想着,要不再让崔朝再跟着雉奴去。
李治眉眼带笑“谢谢舅舅”然后举了举玉牌“我回去一定用功读书,在朝事上也用心,不叫舅舅失望。”
等亲送使团后,望着远去的使团,阿赛班国王还忍不住哭了起来。旁边人上来劝,国王就悲伤道“估计下回天可汗再遣使来,就是我死的时候了。”
舅舅当时一脸我去给你做主平反,搬走头上大山的表情去了,一副绝不畏惧强权要给外甥争一争的雄赳赳气昂昂,咋的很快自己变成一座大山回来了还帮着父皇劝他,让崔朝继续在鸿胪寺。
因而他略有迷惑的察觉到李淳风李太史令怎么好似不大喜欢他
总之,崔朝这一路果应了姜沃的话,虽是路途遥远吃了不少苦,但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