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封元年正月。
封禅礼成。
壬申日,二圣于跸驻处受百官朝贺,诏赦天下。
除了大典节庆例行的赦免外,二圣还给此次随行的百官大手笔升职加薪
三品及以上朝臣,皆授爵一等。唐初臣子不封王爵,似李勣大将军这种爵位到顶,已然是国公者,便加以食邑
五品以上朝臣,加散官虚阶一等。
余下官吏也皆有赐物。
姜沃见此大手笔的封爵、升官、赏赐,第一反应便是还好不是在并州那次,吏部执事官员只有自己随驾,直接给她忙晕了。
这回吏部几乎是全建制随驾,忙的过来。
先条件反射性在脑中安排过公务,姜沃才想到唔,那自己也要有个爵位了。
不过,大唐的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除非有军功,比如英国公李勣或是邢国公苏定方这等爵位,才是实封,拥有数百户真正的食邑。
其余绝大多数的爵位,都属于荣誉爵位,无实封也不能传于子嗣,除了有爵的荣耀外,顶多就是多领一份俸禄。
但对姜沃来说,是多领两份俸禄身上每多一个官位爵位,系统都要多开一份工资。
因此姜沃对这份升职加薪是很满意的。
尤其是帝后给她的爵位,直接是伯爵属于三级跳,跳过了最下面两等爵位。
此等逾越封爵,朝臣们初闻,不免有些不平之意。
还是二圣的封爵之诏中,言道姜卿从前数功,未以爵赏,今朝一并封下。
此话一出,嗡议便消毕竟火药、矿灯、水泥混凝土等实物就摆在那,人人可见。且许多世家勋贵都还在排队等修路,实不能得罪城建署领导。
自此,朝堂同僚若见了姜沃,也可称一句姜伯爵。
只是绝大部分还是以姜相称之。
毕竟宰相之权位,还是要比一个伯爵重的。
壬申这日,除了广施封爵、提散官虚阶的恩典外,皇帝又愉快地开始了他改名爱好者的一天。
不过,这次不是改年号因为刚改过和官职名了,而是直接开始改封禅的祭坛之名
且说二圣泰山封禅之盛事,各州府官员,脑子灵活的都报上了祥瑞。尤其是泰山所在的当地官员,更是得哪怕没有祥瑞,掘地三尺也得挖出点祥瑞来。
因此绞尽脑汁,把跟祥瑞沾边的都报了上来,尤以泰山上云景之盛最为壮阔。
皇帝就据此祥瑞愉快改名将登封台改为万岁台,降禅坛改为“景云台”,除了主祭台外,其余祭坛也都没忘记,挨个改过去。
朝臣们已经被皇帝锻炼出来了
原本皇帝改各种名称,朝臣们不免大吃一惊这都能改
现在皇帝哪怕改了封禅祭坛名,朝臣们都淡定如初改,都能改,您高兴就好。
而且皇帝如此热衷于改名,也让各署衙的工作习惯,渐渐向中书令王神玉靠拢提早干活容易白干,还是卡着最后时间点完成工作吧
若说皇帝的改名,已经让朝臣们习以为常。
那么皇后的改字,甚至说是新创文字,则让朝臣们惊疑。
泰山封禅,如此盛事,自然要刻碑以记。
然而此番所立碑石中,有一块格外特殊并非单碑,而是双束碑。
此碑由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条石合并而成,如双束并行,故称为双束碑。这两块碑文记述的正是帝祭天祇、后祭地祇,并列而记。
起先只见双碑并立,就已经让很多朝臣觉得不太妥当尊卑不分,当碑文刻成后,便更多惊疑议论
皇后在自己的那块碑文上,竟然用了数个从前未有的,她自己改的字
碑文之上,皇后改天字天下面原本有是个人字,皇后的天字却多了两道线,像是一个穿着裙子的女人。
碑文之上,皇后改地字为埊,即山水土的叠加。
碑文之上,皇后改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