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初本人更是如此。只是,她虽然对出嫁不着急,但对拥有自己的公主府尤其是幕府还是很急的。
说来,这些年姜沃一直未曾离开吏部。
可以说,从曜初懂事起,就一直在看着姜沃,如何做大唐的人事管理工作。
耳濡目染,她对于选官、考官事,也自谙熟于心。
只是少时她能管的,都是身边宫人。
也就是这两三年,准确来说,是从泰山封禅归来,她与母后说过不愿意被关起来后,母后将后宫事务交给了她。
曜初才真正开始亲力亲为,发现用人管事,实在是深奥的学问。
但后宫事务,到底不是全权由她定夺。
唯有这公主府,才是完全属于她的从幕府各官职的选人,到将来的运作,都只会按照她自己的心意来。
曜初自然很期待。
故而哪怕今日是雨天,曜初都特意约了英国公家的小娘子出门,一起去看了她的幕府署衙。
窗外细雨绵绵。
姜沃有时候想想,如今的皇室一家子的情况,也实在是很特殊了皇后在代理皇帝的政事,而公主在代理皇后的后宫之权,至于皇帝则在尽力教育孩子。
可谓是,一家子就能撑起交换人生栏目组了。
姜沃慢悠悠吃了一块姜饼,心道不知今日,皇帝召见崔朝,又为了什么呢
紫宸宫。
崔朝刚进门,还没有来得及行礼,就被皇帝的话打断。
“子梧,朕记得,显儿小时候最喜欢跟着你。既如此,你去做他的皇子师吧朕教导弘儿就够头疼了,实在是无暇再与显儿歪缠了”
崔朝
周王李显啊。
崔朝觉得自己跟皇帝一样,头疼了起来。
其实有时候在对长子失望后,皇帝有在心里暗暗动过一点点心思,拿出帝王看继承人的眼光,准备去看看次子。
他不会真的废长立幼,但人,总会想一想“假如”。
然而,在仔细审视过李显后,皇帝很快决定,嗯,还是好好教弘儿吧
起码弘儿在九岁的时候,功课是很好的,也不耽于玩乐,是个拿出去人人都说聪颖仁厚的正经皇子。
而次子李显皇帝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几分滕王李元婴的样子好逸恶劳,喜骄奢、喜玩乐、喜书画、喜一切新颖别致器物,就是不喜学业。
偏生李显性格还皮实,无论是斥他责他,甚至打手板,都没用
说来,每回李显在被父皇修理的那一刻,都会诚恳认错甚至号啕大哭,哭到有两回皇帝都心软下来,觉得自己过分了。
结果后来,皇帝就发现,李显只是认错积极,但屡教不改,转头还是一个样
对李显,崔朝更无解,只能无数次温声安慰实则没有实际内容“陛下别动气,周王毕竟还小,等长大了就好了。”
皇帝不由想起数年前在黔州,自己还对着大哥担心道若是次子过于优秀,像父皇怎么办,岂不是让东宫不安
现在想来皇帝生平第一回觉得自己,实在是自作多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