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了很多弟子,对李贺印象很深,也对他非常关注。只是自顾不暇,没有办法照顾李贺。
算算日子,他今年二十七岁,他现在身体还好吗
悠悠苍天,为何如此薄待他
他忧心忡忡,准备去看李贺一眼。
至于那弟子刘叉,看到天幕的时候,倍感不妙,收拾东西跑了。
韩愈也没有留他,刘叉诗风奇诡狂气,和李贺有些相像,不然他也不会收下他。
谁知道他品格居然如此之差,居然行偷窃之事。
看不起他写墓志铭也就罢了,直接走就是了,偷他的钱是怎么回事
那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维持家用的
结果宫中突然传来消息,天子要召见他。
他只好放下念头,跟人前去皇宫,觐见唐宪宗。
他默默想,这下可算是托了长吉的福,不然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出头,得以和天子交流。
杜甫边看天幕边喝着酒,很快酒喝完了,视频也放完了。
酒家的客人已经闹腾过好几轮,现在还在念叨那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杜甫心里也很惆怅。
安史之乱,国土沦丧,整个大唐变成了一幅绸缎,人人都想来撕扯。
他也想收取关山五十州啊
这个未来远房表侄子写诗直中他下怀。
他一开始没认出来李贺,因为这个时候李贺还没出生,他只认识李贺的父亲李晋肃。
李晋肃的祖先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八叔郑王,所以他们家属于郑王一脉。
杜甫家庭背景就不得了了,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母亲有李唐王室的血统。
所以李晋肃是杜甫的远房表弟。
不久前,李晋肃从湖北公安到四川去任职。
暮年的杜甫对于亲人无比看重,即使关系隔得有点远、还是第一次见,也非常热情。
他依依惜别,还给李晋肃写了首诗公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余下沔鄂。
李贺的家乡在河南昌谷。
杜甫的家乡在河南巩县,距离李贺不远。
听这意思,以后河南地区会平静下来,不然李贺也不会往家赶。
可是现在正逢安史之乱,各地乱成一锅粥,李贺回到家才病死,可他就说不定了。
他遥望家乡,思乡之情牵引心头。唉,说不定这辈子,要客死异乡了
被杜甫记挂的李晋肃陷入沉默,他现在连亲都没成,居然冒出了一个大胖儿子
要不是反复确认家族的信息,他根本不敢相信。
这大儿子居然因为他的名字考不了进士。简直无妄之灾。
不如到时候改个名吧。
改名对于他们来说不算难事,不少文人改过名。
比如,欧阳修觉得刘几文章太诡异虚浮,不喜欢他,所以让他落榜。刘几大彻大悟,跑去基层磨炼,文风一变,然后把名字改成刘辉。
欧阳修再碰到他的时候,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那个刘几。
太史令带着手下的人把天幕所呈现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当记录到阿房宫赋的时候,所有人眼前一黑。
他们拿着竹简的手不约而同颤抖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东西交上去之后他们会不会死应该会的吧
最终还是太史令拍板,把杜牧写的诗文全部交给秦始皇。
秦始皇之前看到那句“嬴政梓棺费鲍鱼”,气得眼前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