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相帅气,风度翩翩,仿佛浊世佳公子。
好朋友白居易等人“”
白居易“你忘了莺莺,薛涛,刘采春了吗”
元稹长得帅,作诗好,人也渣,红颜知己从未断过,见一个爱一个。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可好基友白居易什么不知道
“咳咳”元稹被好基友拆台,有点尴尬,轻咳两声“你这说的什么话”
“我对每个人都是深情的。至少在和她们相处的时候,我不会变心。”
他的心只是分成了无数片,每一片都在爱一个人,这难道不算是深情吗
白居易“”
元稹有点心虚“对了,别告诉我妻子。”
白居易“”
这首青玉案对心灵的探寻程度到达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人从中看到了情,于是浪子回头。有人看到了理想,于是重整旗鼓。
天幕继续说道辛弃疾是铁汉,却有柔情,除此之外,他还蛮搞笑的。
天空中出现新的画面。
辛弃疾下马之后,在江西闲居,过着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最近要到祭灶神的日子了。他拄着拐杖来到祭灶神的人家,分了一份肉。
他心里有些高兴,正巧家里的白酒已经酿成了,这下可以回家好好喝一场了。
这时,他突然发现远处的果树已经成熟,结满了果实。
一群贪吃的小孩,手里拿着竹竿,偷偷打枣子。
辛弃疾觉得有趣,也不上前打扰,躲在暗处,偷偷看着他们打枣。
回到家之后,他没急着喝酒吃肉,兴致上来,写了首清平乐“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也不知道被偷窥的小孩心里怎么想
杜甫陷入沉默。
不久前,他建了个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一群小孩居然公然抱着茅草跑了。
这件事情刷新了他对小孩的印象。
他们不懂得尊老爱幼,一点儿也不可爱,简直是熊孩子。
他愤而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杜甫有些疑惑和无奈:“怎么辛弃疾碰到的小孩和我碰到的小孩完全不一样呢”
妻子杨氏打趣说道:“人家老了,一只手也能打十个小朋友。敢欺负辛弃疾,这些小孩是不要命了吗”
杜甫低头看看自己细弱的胳膊:“”
扎心了,好吧,人和人的差别就是这么大。
辛弃疾,以一己之力拉动了文学家的武力平均值。
人是很难被定义的,辛弃疾更是如此,有时也是个憨憨的老头。
这个憨憨的老头被朝廷冷落,硬是被逼成了一个大词人。在这段闲居生活中,门人还出版了他的诗集。从前,很多人喊他辛侯,自从出版诗集之后,他就彻底成了词人,辛侯这个称呼消失不见了。
可他的斗志没有随着时间消散,他还是想北伐
这段时间里,辛弃疾写了很多表达壮志的诗词,“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朝廷也没有忘了这位大词人,毕竟他词写得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