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余郎走街串巷,嫌苏暮赶做得不够快,分了好几次去取。
他拿到手是五文一朵,转卖则是八文钱一朵,因是常年挑着担子吆喝卖小物什,许多人都识得他。
张和在川打听到他在赶集时会过来后,特地蹲守了几天。
不出所料,余郎跟往常那样挑着担子来集市售卖。
张和找了许久,才把他找到了,瞧着他担子里的绒花,也没直接询问,而是好奇拿起一支雏菊端详。
那雏菊颜色呈鹅黄,花瓣卷曲,做工委实精细,看起来栩栩如生。
余郎看他有兴致,说道“这位郎君且买一朵罢,家里头有闺女婆娘的,保管喜欢。”
张和笑了笑,操着撇脚的当地口音,故意装作不知,问道“这是什么头花”
余郎答道“这是绒花,京里女郎们最喜欢的头花。”
张和“哦”一声,赞道“好看。”
也在这时,一妇人过来看竹筛里的绒花,她相中了一朵红梅,同余郎讨价还价一番,最后花七文钱买了一朵。
张和见那妇人心满意足离去,也花七文钱买了一朵雏菊,说带回去给自家小女儿。
接连做了两笔买卖,余郎很是欢喜。
张和趁机打听,说道“这头花跟真的一样,栩栩如生,也不知是哪家的妇人有这般厉害的手艺。”
余郎应道“是从一位年轻娘子手里拿的。”又道,“开州城里也有绒花,只不过不好看,且还贵,都没人要的。”
张和没再多问。
对方是商贩,总不能刨根问底打听货源,多半会警惕。他不想打草惊蛇,便根据周围人的信息去摸绒花的出处。
余郎家住吴江,常去的地方有四五处,张和一一排查,沿着周边的乡镇查看,折腾了近半月才听说平城的曹大娘有在卖绒花。
那张和是个细致的,在进平城前特地乔装了一番,就怕误打误撞出岔子。
平城算不得太大,却也不小。
开春气温回升,路边的树枝抽出新芽,阳光懒洋洋的,温暖惬意。
街道两旁的商铺里没什么客人,些许上了年纪的老人悠闲地躺在摇椅上晒太阳。
见一堆妇人扎堆闲聊,张和上前询问了一位婆子,那婆子给他指路,说走到尽头往左拐便是曹大娘的铺子。
他道了谢,沿着街道一直前行,左拐过去有好几家,曹大娘的商铺在第家。
张和进去看了看,确实有见到同类绒花在贩卖。他先是问了一下布匹,而后才把注意力放到架子上的绒花上。
曹大娘见他似乎有兴趣,说道“这绒花很讨女郎们喜欢,郎君可要瞧瞧”
张和点头,朝她道“便给家里的四娘买一朵回去,你帮我挑挑,哪样的才讨女儿家欢心。”
曹大娘当即问道“不知郎君家中的闺女有多大的岁数”
张和“十四岁的模样。”
曹大娘给他挑了一支粉中透白的菊花,说道“小娘子们都爱这个色,活泼鲜亮,又雅致不俗,卖得最好。”
张和似乎也很满意,夸赞道“大娘的手艺好,活灵活现的,确实做得不错。”
曹大娘摆手,“我若有这个手艺就好了,这是辛北街那边的陈娘子做的,她搁这儿,若有人要便替她卖。”
张和“哦”了一声,也没多说什么,拿了那支绒花便离去了。
方才曹大娘说辛北街,他暗搓搓过去瞧了瞧。
那条街道莫约有近二十户人家,他也没有直接打听,毕竟小地方风声传得快,便先在城里找了一家住宿的地方落脚,慢慢蹲守。
倘若苏暮在城里,总要出来活动。
他行事素来沉稳细致,耐性也极好,故而很多事情顾清玄都会交给他打理,也总是有原因的。
牛家宅院里的苏暮还不知自己被盯上了,近来她极少出门,因为忙着赶做余郎订下的绒花。
他嫌她慢,分了好几次提货。
苏暮也没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