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贾母派人去叫他,恐怕贾政都要急得心病犯了
这是非因果说与贾母知道,才叫这老祖宗不那么恼怒。
太子殿下的脾气看着温和,但那也只是在贾珠的面前,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所熟知的太子殿下可绝对不是这个脾气。
虽听了贾政的解释,贾母却仍然带着淡淡的怒气,“太子爷喜欢珠儿,这是珠儿的福分,可纵然是你,也该知道,这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珠儿这般得了贵人青眼,行事作风就该更加小心谨慎。你以为外头等着看我等笑话的人,难道还少吗”
贾史王薛这四大家,除了王家的王子腾还在朝为官,颇得万岁爷青眼,除此之外,其余三家,却是基本没落了。史家和贾家还算勉力支撑,可是薛家是彻底落入末流,成为商人之家。
他们这些所谓的泼天富贵,落在从前,也不过是毛毛雨。
如今还能撑得住场子,多少也是因为王子腾。
这也叫这四大家内还有这些底蕴和气派,能够与人说道。
自打贾珠成为了太子伴读后,王家与他们走动的次数也便多了,为的还能是什么
这些话不
必说透,其实各个心中都清楚。
贾母苦口婆心地说道“太子爷那是什么人是万岁爷的掌中宝,是宫中贵子,你端看他在珠儿面前的和善,便真的以为他没脾气你可知道王仁被他抽了几鞭子,回家里头就得躺上大半月。殿下下手如此,还是看在珠儿的颜面上,你又是几斤几两,能在殿下与万岁面前做派”
此番如果不是贾政托大,便不会闹出这麻烦来。
得亏王家也是知根知底的人,王子腾夫人在迁出事情的经过之后虽变了脸色,却立刻就教训了王仁,将此事给按了下来。
贾母将贾政训斥得汗津津,万万不敢再如此托大。
贾母见贾政是真的记在心里,这才叹了口气,让人将他搀扶起来。她这一回训斥儿子,除了心腹外,就连王氏也不在。毕竟此事事关王家,她也担忧王氏听了心中另有想法。
贾政颤颤站稳,勉力说道“母亲,儿子以后会更加谨言慎行,不再叫母亲担忧。”
贾母叹了口气,露出少许疲倦的姿态,“莫要以为我太过多事,敏儿来了书信,说是就连这江南官场,也是清楚此事的。眼下风口浪尖的可不是旁人,是咱贾家。”
贾家根基在是在,却已经是日落西山。
从贾代善时期走过来的贾母如何不知道
眼下这孙子辈总算是出了一个有能为,也可能叫贾家再起的贾珠,贾母是决计不会让任何人毁掉他的前途。
她隐晦地看了贾政,心下叹了口气。
不管是老大还是老二,距离撑起门楣实在是远之又远,但也胜在听话。老大自打贾母让他莫要闹事后,就整日待在自己院中,甚少出去耍横。老二每日需要去工部行走,反倒是他需要更上心些。
毕竟
贾母闭了闭眼,贾政看着清正,却也实在是迂腐不知变通。
正在贾母思量时,外头传来了鸳鸯小心翼翼的声音。
“老祖宗,阍室外有人送来帖子,说是要送给二老爷的。”
玉泉山外,浩浩荡荡的队伍将阵仗铺陈开来,惊起了山涧鸟雀无数。帝王御驾,前往离宫,自当是要有足够的侍卫守备。这声势浩大的人马一路从山脚蜿蜒而上,霎时间将这清冷空寂的澄心圆拉入了另一番世界。
这几日,贾珠都一直陪着太子殿下住在这里。原本说好住一两日就要走的小太子,显然乐不思蜀,根本不想回去。
原定说好回去的日子一拖再拖。
而裕亲王也与贾珠熟悉了起来。
这位王爷瞧着他有趣,总会猝不及防将小孩举高逗趣,倒是没惊了贾珠,反而惹了允礽好一顿小拳头。